上周五,首批公募FOF获批,南方、华夏、嘉实、建信、泰达宏利及海富通6家公司旗下FOF拿到证监会批文。市场不免关注,热炒的FOF未来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又能带来多少收益。小编想说,按美国等国家FOF占共同基金规模10%左右测算,FOF在中国的万亿市场规模是值得期待的。同时,偏好稳健的养老金将成为FOF发展的重要助力。不过不要高兴太早,毕竟强调稳健,收益自然不会让投资者感觉惊艳。
养老金将助力FOF发展
上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养老金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表示,可通过FOF搭建养老资产配置的架构,将养老资金广泛配置于各类基金,帮助投资者获取市场发展的平均回报,防止FOF变为基金销售工具。
美国FOF的飞速增长是在2002年,2000年以来美国FOF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5%。众所周知,美国FOF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公私募快速发展、证券市场监管趋严、养老金制度推出等因素,其中,养老需求是最大动因。
今年5月,国内监管部门曾下发《养老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的初稿。根据该《指引》初稿,养老型基金可以采用FOF形式运作,也可以采用普通基金形式运作;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
FOF是养老金入市非常好的形式。在为养老金入市搭建各种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养老金专业委员会在FOF产品获批之前成立,可能意味着未来养老金是FOF发展的重要助力。
规模突破万亿是常态
“虽然国内自2005年便诞生了首只FOF,但目前国内FOF的发展与成熟市场比还有很大差距,公募FOF的推出,会真正带来FOF的大发展。”南方基金表示,FOF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有利于推动基金销售从产品导向向客户需求导向转型,推动基金公司从投资管理机构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从产品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在海外成熟市场中,FOF在基金品类的占比一般为10%左右。例如,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美国大约有1468只FOF,总规模约1.98万亿美元,约占开放式基金(含共同基金、ETF、机构基金)总规模的9.1%。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若据此推算,FOF约有近万亿的市场空间。
相关人士称,公募FOF的发展将会强化基金公司强者恒强的格局。由于公募FOF主要是精选配置基金,FOF管理人倾向于选取风格稳定、流动性强的基金作为底层基金。未来规模大业绩优的基金会更受青睐,也会越做越好,业绩差的基金则会被淘汰,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从行业来看,公募FOF对规模大、产品线齐全、稀缺品种优的公司越有利。
预期年化收益难超10%
关于公募FOF预期年化收益难超10%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小编觉得,投资者对于公募FOF产品收益不能抱有太高期待,可以把它看成进阶版类固收理财产品。在美国它通常被作为养老金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而在国内,去年表现较好的私募FOF年化收益率在14%左右,但公募FOF显然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FOF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三部分,一部分是资产配置,第二部分是底层基金,第三部分是择时的选择。而资产配置是影响FOF基金业绩表现的最主要因素,FOF产品更加适合中长期投资,投资者不要把FOF当作一种短期投资行为。
相比股票型基金,公募FOF产品收益波动小,但比债券型基金收益可观,介于二者之间。从目前市场上公募基金表现来看,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预计未来公募FOF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将会略低于这一水平。
实际上,公募FOF就是一种帮助投资者一次性买入“一篮子基金”的产品,通过专家二次精选基金,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的风险。
由于公募FOF的特点是“分散投资”,因此风险也会被分散,属于低风险产品。但目前国内仍缺乏这方面的基金管理人才,建议投资者对新产品先进行一段时间观察。同时,在选择产品时对基金有一定的了解基金经理、产品的过往业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