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证指数下破3000点,各大指数的估值不断走低。不少百亿私募抓紧机会开启自购模式!
11月1日,睿郡资产公告,公司及员工9月以来累计出资超6000万元追加申购旗下基金;10月31日,希瓦私募基金公告,使用自有资金1400万元申购公司旗下产品;10月28日,思勰投资也宣布,拟追加申购旗下基金,总计不低于1亿元。
除上述公司以外,今年以来,景林资产、幻方量化、汉和资本、睿郡资产、九坤投资、灵均投资、石锋资产、林园投资、宽投资产等头部机构也都已纷纷出手自购,多达17家。其中,头部量化私募九坤投资、幻方量化、灵均投资自购金额更是达到3.6亿元、3.5亿元和1.5亿元。
百亿私募股票仓位指数逼近年内新高
除了自购外,许多百亿私募也趁着市场调整,逆向大手笔加仓。
据统计,截止2022年10月21日,百亿私募仓位指数逼近年内新高,仓位指数升至86.87%,较上周上涨5.59%,这已经是百亿股票私募连续第5周加仓,并且目前的仓位指数已经逼近年内新高。具体来看,仓位超过80%的百亿股票私募占比从60.32%大幅提升至80.00%,中等仓位百亿股票私募占比则从33.97%大幅下降至20.22%,仓位低于5成的百亿股票私募占比为0%,即指数在偏底部区域,私募都在积极加仓。这也与我们了解到的景林、重阳等百亿私募机构仓位情况一致。例如,景林资产旗下的 FOF 月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基金仓位水平超九成,其中港股、A股和美股配置比例分别为44.32%、27.68%和21.59%;重阳投资相关人士也透露,公司旗下基金9月提高了仓位,目前仓位处于较高水平;仁桥资产创始人夏俊杰也表示,当前组合保持着历史上最高的股票仓位。
百亿私募机构纷纷看好后期市场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百亿私募基金拿出“真金白银”,纷纷出手自购与加仓,主要是基于对当前股票市场已达到历史底部的一致预期,同时,也是对目前股市投资价值的看好,对中国优秀公司和资产的认可,以及对长期资本市场前景的信心。
石锋资产从五方面对未来宏观经济进行分析:(1)出口回落压力逐渐凸显,内需支撑尚无亮点;(2)10月大会召开,发展与安全将成为未来五年主线;(3)高端消费或将长期承压,未来需要深挖制造业结构亮点;(4)海外经济或遇大衰退,美联储何时重返宽松为主要焦点;(5)市场预计弱势震荡,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制造业的结构性机会。并得出结论:从现有数据来看,仍然需要等待时机,但是中期也不需要过于悲观,因为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极值状态了,只是在等待大级别的反弹时机。
相聚资本称,上证指数在10月末跌破3000点,已经接近4月底的低点,股债相对市盈率分位数(2008年以来)跌至8%的位置,历史上类似的阶段仅有2016年初与2020年3月(疫情暴发),因此可以认为,当前股市的位置,实际上是反映了比较多的悲观预期,未来一旦预期边际有所改善,会给市场带来正面的刺激。因此,在这个位置上不宜继续悲观,未来的机会多于风险。跳出情绪来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非常合适的击球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美联储加息。11月和12月的议息会议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如果美联储政策开始出现转向,对全球流动性环境将是重要的利好。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表示,“从ERP指数(股权风险溢价)来看,现在与绝对底部已没有什么距离,虽然不确定股市能很快起来,但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了。三季度各家机构的行业投资开始分散,说明大家也开始沉下来去寻找估值合理、后续有驱动的行业了。”
于翼资产也认为,目前大概率处于熊市的末期,短期来看底部震荡也会成为近期的常态,但再次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短期的催化剂可以关注海外通胀高频数据,通胀压力一旦有所缓解,市场对加息预期降低,估值修复行情可能很快会出现。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韧性会逐步凸显,企业盈利也会逐步改善,长期是称重机,最终会映射在股价之中。关注三类机会:一是芯片(国产替代)、新能源(双碳目标)等有较强成长性的行业;二是有安全边际核心资产,如白酒,券商龙头;三是港股中有高壁垒稳定分红大型公司。
百亿私募源乐晟也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目前A股估值下修的过程应该基本结束,但现在还处于释放盈利下修的压力之中,等盈利下修完成,整个市场的底部就更加扎实。该机构预计,这一过程即将结束,如果各种悲观预期得到修复,经济和流动性见底的话,市场向上的空间将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