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百亿私募和谐汇一掌舵人林鹏在《致和谐汇一远景系列产品持有人的一封信》中致歉持有人。他坦陈,过去两年是他从业2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光,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处于“心灵被拷问”的状态,产品的净值表现也让人非常失望。
今年的行情之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尤其是10月份,港股恒生指数在上周创下了13年的新低;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上周股价跌破200港元、正式进入“100港元”时代,而仅仅417个交易日之前,它的股价是747港元;截至目前贵州茅台股价跌27%,超越2018年10月的25%,直逼2008年10月的纪录30%,创下了上市20年的次差月度表现。市场在各个维度,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理解。在这样极端的行情,让许多管理人折戟,致歉信源源不断。且不说小规模私募,就百亿头部私募,也并不少见。3月底,市场大幅回撤,出现今年市场的第一个底部,希瓦因其业绩回撤,就发布了致歉信,对于“牛市发了过多产品”以及“缺乏对市场的敬畏”等进行了反思。赫富和敦和在此前后也致歉投资人,敦和甚至暂停了新发产品的动作。之后,4月份市场开始第二波冲击,盘京和东方港湾等管理人未能顶住压力,先后进行了反思。虽说此后的市场开始了一轮“过山车”行情,但是结构性的机会还是未能让所有管理人成功“上岸”,正圆、景林先后发声请求原谅。
此次致歉的林鹏,曾任东方红资管副总经理兼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一度是“东方红”的代表性人物。公开资料显示,林鹏自1998年起开始从事证券行业工作,在2010年东方红资管获批成立后担任过专户投资部证券投资经理、执行董事,并从2016年起负责东方红公募权益团队。
在东方红资管期间,林鹏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较为亮眼。以东方红睿丰为例,其是全市场首只三年期封闭类券商系公募基金,也是林鹏管理时间最长的公募产品。
数据显示,自2014/09/25产品成立至2020/05/16,东方红睿丰复权净值增长218.4%,年化收益率高达22.8%,同期沪深300累计+60.2%,创业板指累计+40.0%。在管的68个完整月度中,产品净值共创28次新高,平均每2.43个月创一次新高,累计收益和最大回撤均显著优于市场。
也正是在各种光环的加持下,林鹏在2020年公奔私成立了现在的百亿私募和谐汇一。2020年5月,东证资管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公司副总经理兼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林鹏离职;同年8月,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由林鹏创立的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这意味着,出身公募基金的林鹏正式进军私募。当年10月,由林鹏“奔私”创立的首只私募产品获得了市场热捧,封闭期为3年的“和谐汇一远景系列”在发行首日便大卖150亿。所以说这封致歉信,正好是林鹏从东方红奔私首发产品两周年的总结。
截至10月21日,他管理的和谐汇一远景系列产品今年以来跌幅达到了28.97%,单位净值仅剩0.6695元。
他自己分析,投资组合最大的损失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方面是港股互联网公司,另一方面是其研究得最清晰的、基本面非常好的消费电子公司。背后再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对于均值回归过度的执念以及对宏观政策层面不够敏感”,使得风控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他承认,对于均值回归过度的执念以及对宏观政策层面不够敏感,使得其在心理上、行为上没有做好对组合的风险管理,对于可能的极端风险没有做足预案,这是需要汲取的深刻教训。简单来说就是:死守自己所认为的好公司,没有顾及政策变化和市场价格反应,最终带来了产品净值的较大回撤。
林鹏过去习惯于用“逆向思考”、“均值回归”的方式去捕捉优质公司错杀的机会,这在大部分环境下是适用的。但放在这两年各项政策频出、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的市场环境下,均值回归就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偏离,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港股的投资上。
不过林鹏也说,和谐汇一将会通过引入宏观策略研究员以提高对宏观、产业政策的敏感度,希望可以更好实现风险控制。“两年下来,我们对私募追求绝对收益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后续也将更加合理地运用工具化产品来管理风险敞口,以更好保护持有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