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的分级基金是疯狂的。对于A股市场而言,2019年至今的近3个月可谓是从寒冬到暖春的一次迅速跨越。开年以来,A股全线大涨,上证指数一口气跨越了2600、2700、2800、2900四个整数大关,截至今日收盘,大盘已达2941点,有望在近日冲击3000大关。在一片向好的行情中,有一类小众基金分外引人注目。这类基金全部取得绝对收益,整体收益远远跑赢大盘和各行业指数,这类基金就是曾经火热的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是什么
分级基金又称“结构性基金”,是将一只母基金分为两类或者多类份额(如A份额和B份额)。A份额为优先级,负责借钱给B份额,赚取固定收益;B份额为普通级,通常用来投资指数,跟随指数涨跌。无论B份额是盈是亏,都需先向A份额支付利息。A,B份额一般相等,因此分级基金B份额相当于加了2倍杠杆,风险和收益都比较大,分级基金A赚取固定收益,风险收益相当于债券。而分级基金多为被动型基金,因此母基金的风险一般不会高于证券ETF。据wind数据,2019年至今,市场上131只分级基金B份额平均涨幅超30%,有9只分级B基金收益超100%,半数以上基金收益率超50%,分级B的业绩表现远远超过最近火热的5G,通信等行业。
附图1:分级B今年以来收益率前10名(偏股型)
附图2:分级B今年以来收益率情况(偏债)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分级基金大多数均为偏股型基金,在131只分级基金中,仅有10只为偏债基金。上图为分级基金B的收益情况,就连债基都有高达68%的收入,收益率可谓相当疯狂。而分级基金A只收入固定收益,今年以来大多数收益率均低于1%,因此不进行赘述。
收益虽好,切勿盲目投资
虽然分级基金B的收益率十分吸睛,但这并不代表它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首先,因为杠杆的存在,分级基金B是收益风险双高的品种,2019以来,借着A股全面上涨以及其自身杠杆,分级基金可以得到极高的收益率。但当市场下行时,分级基金也可能会跌的非常狠。例如2018年的大熊市中,就有多只基金因亏损触发下折,规模大幅缩水。截至2018年末,分级基金合计规模936.96亿元,相比2017年底减少了434.73亿元,缩水31.69%。因此对于希望得到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分级基金不算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分级基金为存量产品,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早在2018年上半年,一行两会便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禁止公募基金分级提出了明确要求:分级基金开放申购应向证监会报备,2018年6月底前,基金公司应拿出分级基金整改计划。到2019年6月底,总份额在3亿份以下的分级基金应完成清理;总份额在3亿份以上的分级基金最后清理期限是2020年底之前。据数据统计,2018年后三个季度中,已经有12只分级基金选择清算或转型,分级基金的数量在逐步减少。
附图3: 2018年后三季度分级基金减少情况: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窗口指导,多只分级基金限制大额申购
2019年至今,有许多投资者被分级B的高收益吸引,选择将资金投入其中,但近期基金公司纷纷通过限制大额申购、限制场外份额转托管至场内,甚至劝退大客户以尽快压缩分级基金规模。这样做的原因,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是因为接到了有关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基金公司控制场内分级B的规模不能高于去年年底的规模,否则将暂停对应公司的新基金上报。此种操作能有效防止普通投资者进场。此外,分级基金马上要面临转型整改的境遇,控制规模以方便转型或许也是多家公司暂停申购的一大原因。
目前,据展恒基金君收到的基金公司通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暂停一千元以上申购的有关公告,甚至有部分分级基金完全暂停申购。涉及基金数量达82只。包括申万菱信、工银瑞信、易方达、广发基金、交银施罗德、华宝基金、兴全基金、西部利得基金、诺安基金、华安基金等。可以看出,国家逐步引导分级基金退出市场的态度是没有变的。
附图4:限制申购基金情况表(以母基金为例):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如今距2020年年底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而规模在3亿元之下的分级基金距清理期限仅有3个月。这么短的整改过渡期内,分级基金的溢价转型或退出风险是相当大的。当基金宣布明确的转型或清盘日期时,场内溢价都会出现收敛回归。若持有有溢价的份额,则溢价部分就会完全损失。因此展恒基金君提醒您,持有分级基金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