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4月生产扩张较3月有所放缓,促使债市现券和期货价格都有一定的回升。PMI的各分项指数都有回落,主要体现在生产的放缓和库存的去化,春节带来的季节性影响正在消退,发电耗煤等高频数据也同步显示出供给端的扩张并不能维持线性改善。不过,新订单指数的回落幅度不大,仅下降0.2个百分点至51.4%,反映目前需求情况整体还算偏稳,尤其是新出口订单上行了2.1个百分点至49.2%,外需正在改善。因此,二季度生产端出现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整体还会保持平稳,只是从业人员指数下降至新低,稳就业仍是贯穿2019年的核心问题之一。整体来看,春节以来,债市收益率的快速上行,主要原因在于经济预期的改善、货币政策的观望以及股市回暖带来的翘板效应。
进入5月,偏弱的PMI数据已经使此前过于乐观的经济预期略有下修,债市悲观情绪有所缓解,预计5月债市整体表现好于4月。但此前数月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信贷扩张、基建投资和减税等,仍将对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有所支撑,债市收益率暂时难以出现大幅的下行。货币政策方面,尽管宽松的倾向较年初略有弱化,但并非方向上的转变,而是节奏的调整,且从4月末5月初的流动性状况来看,仍维持在较为充裕的水平,后续为推动宽信用效果的进一步改善,宽松操作仍然十分必要,只是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股债翘板效应往往在资本市场剧烈变化时影响较强,股市年内快速上行的阶段基本告一段落,未来对债市的负面影响应会趋弱。因此,预计债市仍会维持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