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机构频繁调研,科德数控最受“欢迎”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3-02-22 阅读量:1573 科德数控 温氏股份 盘京投资

2月以来,包括私募机构在内的众多机构正在为调仓换股做储备。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2月以来机构调研频次已经超过11000次,诸多百亿级私募基金也投身调研行列,在经历前期的估值修复后,市场将重新进入基本面驱动阶段,这么频繁的调研想必是为寻找基本面有望改善、长期能够实现高质量成长的优质企业。

从调研个股来看,2月以来,机构调研总量超过100次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9家,其中科德数控、温氏股份调研总量超过了200次。

1677060740(1).png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从表中我们发现,科德数控成为近期调研市场最受机构欢迎的上市公司,2月以来机构调研总量达到了209次,其中私募机构调研频次达到了42次,资管机构调研频次达到了30次。

科德数控是一家机床龙头公司,是国内制造类企业中,实现“机床和控制、反馈装置及电机一体化”的知名供应商,目前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颇具规模的五轴装备产销基地。科德数控2023年定增预案中,公司拟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智能制造项目、系列化五轴卧式加工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高端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及创新设备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另外,作为猪肉龙头公司的温氏股份2月以来受机构调研的总量也达到了207次,备受机构关注。在调研中,温氏股份表示,长远来看,公司首要任务为把现有的4600万头猪场产能充分利用起来,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

从私募机构来看,不少百亿私募对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度也非常高。据第三方数据显示,百亿私募盘京投资、淡水泉调研数量居前,分别调研21和19家上市公司。

其中,盘京投资重点聚焦在工业4.0概念板块,包括日发精机、美亚柏科、朗特智能、鸿泉物联等。工业4.0是一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颠覆着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指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盘京投资今年以来收益达到4.76%。盘京投资奉行价值判断的成长型投资,主要投资具有成长空间、安全壁垒、估值优势、较大确定性的稀缺型公司。

对于2023年,盘京投资总体持谨慎偏乐观的态度。首先,今年整体的宏观政治环境比较清晰,从政策层面比较有利于经济复苏和增长。其次,未来一年经济的主要抓手还是内需为主,包括消费、基建和制造业。另外,海外美元加息逐渐见顶,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强,A股和港股外资全年将仍呈现较大净流入的态势。

淡水泉主要聚焦在医药领域,包括汇宇制药、圣诺生物、三诺生物等,另外数控机床、集成灶、人工智能企业也是其关注的公司。

淡水泉今年以来收益达5.99%。事实上,从2022年业绩来看,淡水泉旗下多只产品业绩表现并不好,2023年以来A股强势开局,私募基金一扫去年的阴霾,而淡水泉旗下产品也迎来一轮“大回血”,不少产品收复失地甚至创出新高,在老牌百亿私募中,淡水泉业绩反弹幅度整体也居于前位。

分析业绩反弹背后的原因,淡水泉表示, 过去三个月随着政策调整,此前受压制最大的消费、稳增长及互联网领域的“困境资产”出现较大涨幅。这一阶段的市场结构特点与淡水泉布局“困境反转”的组合结构较为吻合。

淡水泉对A股市场最新展望称,国内经济将呈向好趋势,正向常态增长回归。将积极布局更具业绩及估值弹性的两个新方向。一是在周期成长领域,看好中国经济复苏以及全球经济相对稳定背景下,相关行业具有成长性的优质龙头,比如上游的化工、中游的制造,以及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二是在新兴成长领域,积极挖掘消费行业中的新业态、生物医药里的新技术,以及全球共振背景下的半导体、新能源细分领域的机会。

此外,百亿私募相聚资本、星石投资、聚鸣投资、正圆投资、宁波幻方量化等调研也比较积极,调研公司数据基本都在10家以上。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