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2019金牛基金高峰论坛暨第十六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汇聚行业菁英,讨论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资管时代背景下,科创板、被动投资、公募基金创新等方面问题,纵论公募基金的使命与机遇。
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认为,当前由于市场准入不够、缺少竞争、要素难以有效流动与优化配置等因素,市场中还存在一些低效率部门。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稳定的法制保障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他还建议,国有资本应该划分为战略型投资和财务型投资。对重要支柱项目进行战略投资,对一般产业进行财务投资。还可以加大力度、把更大份额的国有资本转入社保体系。
中国目前处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对此,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表示,需要正确理解与把握金融与经济两者共荣共生的关系。中国当前需要加强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整套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以及规范并保护好这些制度运行的法律法规。此外,还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推动破解信息不对称,味经济金融体系提供更可靠的信用基础。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主要向大家分享了中国ETF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发展历程。从2004年华夏基金推出国内第一只ETF以来已经过了15年的时间,由于A股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权益类产品选择难度提高,指数产品简单、直观、透明、低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且在银行理财净值化的趋势下,当30万亿元理财产品向净值化产品迁移的过程中,指数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又是最简单的选择,国内指数基金已是红海。
中国未来ETF的发展趋势,李一梅认为,指数基金发展必然要为资产配置服务;且与主动投资的界限缩小,将主动投资优势融入被动投资中;AI目前也快速从学术界渗透到产业界的各个角落,要使用科技赋能提升投资效率;并且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谈及下半年市场投资策略,兴全基金副总经理董承飞表示,成长投资恰逢其时。首先,中国经济需要转换发展引擎,需求结构面临拐点,支柱产业面临调整。其次,核心资产当前成为全市场的焦点,在经济模式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一些成长类公司的估值水平低于核心资产。第三,中国新兴行业的公司市值与美国公司差距较大,但同时也说明潜力大。第四,外围因素是“危”,更是“机”。中国庞大的内需和强大的整机制造能力是核心零部件崛起的沃土。外围因素也改变了国内企业家的思维方式。
附:第16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