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恒早报4月21日】新能源还有机会吗?这些知名基金经理出手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3-04-21 阅读量:1047 基金一季报 人工智能 立讯精密

【新能源还有机会吗?这些知名基金经理出手】虽然一季度期间,新能源板块整体表现欠佳,但多数已披露一季报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并未明显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比如,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最新规模为28.79亿份,比去年末增近1亿份;李宜璇管理的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一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4.52亿元,期间基金份额增加1600多万份;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新能源产业一季度末规模为107.16亿元,期间基金份额减少1.03亿份;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一季度末规模为76.49亿元,期间基金份额减少8000多万份。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前期较长时间的调整,不少基金经理对于新能源板块后市不再悲观,施成、陆彬、李晓星等知名基金经理更是普遍看好后市布局机会。

【关于ChatGPT,知名基金经理发声】最新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的知名基金经理李晓星,在最新披露的一季报中,谈到了一季度主题上最火热的ChatGPT引爆的人工智能板块。在他看来,ChatGPT是继PC、互联网之后又一革命性的技术,现象级应用推出后,国内外各巨头加速入局。需要关注的是,AI产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中间也必然会有曲折,包括数据隐私、伦理等潜在风险,可能造成板块后续波动。投资机会上,“卖水人”硬件先行的算力产业链,以及AI为用户赋能的垂直类应用场景值得关注。李晓星也提到,他在去年三、四季度布局了不少人工智能相关的标的,主要布局的是硬件的芯片相关以及软件的办公应用相关,当时TMT的配置是高于市场平均不少的。

【璞泰来仍是第一大重仓股,冯明远继续加仓新能源相关个股】一季报数据显示,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在管的6只基金平均仓位为92.27%,其中,信澳研究优选A的股票仓位从去年底75.82%上升到今年一季度末87.68%,信澳新能源产业、信澳科技创新一年定开A、信澳星奕A则不同程度小幅减仓。从持仓情况来看,以冯明远的代表作信澳新能源产业为例,该基金一季度增持璞泰来,较去年末加仓25.92%,目前持有股数876.4万股,持有市值为4.37亿元,仍位列第一大重仓股。此外,还增持了科达利、中伟股份、宁德时代、东阳光、华阳集团、祥鑫科技,其中,增持幅度最大的是中伟股份,今年一季度较去年底增持了129.40%,目前持有市值2.16亿元,为例第5大重仓股。其中,中伟股份、华阳集团、祥鑫科技为“新进”前十大个股,斯莱克、保隆科技、比亚迪则退出前十大之列。

【“果链”龙头新进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李晓星一季度大幅调入AI相关概念股】一季报数据显示,从银华基金李晓星在管的10只基金来看,整体基金仓位维持在90%左右。持仓方面,以李晓星代表作银华中小盘为例,前十大重仓股变动较大。今年一季度,立讯精密、金山办公、用友网络、中科创达、中微公司、星环科技-U “新进”前十大。其中,“果链”龙头立讯精密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截至一季报,该基金持有立讯精密826.3万股,持有市值约2.5亿元。 一季度,该基金还增持了精测电子,新晋成为第7大重仓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进新”个股大多数是AI相关概念股。而宁德时代、晶澳科技、德业股份、晶科能源、海光信息、复旦微电、锦浪科技则退出前十大。 

【最新持仓浮出水面:百亿级私募左手AI,右手“央国企”】2023年一季度,海康威视依然出现了收入和利润齐跌。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162.01亿元,同比下降1.94%;实现净利润18.11亿元,同比下降20.69%;实现扣非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下跌29.67%。虽然业绩持续下滑,但是因为搭上AI概念,海康威视的股价仍然上涨了23%。同时,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1号私募基金一季度继续重仓海康威视,持股4.32亿股,较去年末保持不变。一季度,冯柳在这只股票上的浮盈接近35亿元。

1  4月20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image.gif

2  4月20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image.gif

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

image.gif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