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蕴含哪些投资机遇?券商最新研判出炉】临近端午假期,消费者在提前抢订各类景区门票、出行机票、住宿酒店的同时,券商等投资机构也在紧锣密鼓梳理旅游出行产业链上可能受益于端午节的布局机遇。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端午及暑期出行热度有望延续,立足全年,预期促消费政策有望加码,看好全年消费出行市场的复苏。就后市布局而言,在市场需求复苏、消费能力和信心提升等因素作用下,航空机场、免税龙头、旅行社、酒店龙头、景区、黄金珠宝等细分领域均有望受益。
【多重底部信号显现,知名基金经理快速布局】近期A股持续震荡调整,但估值面、情绪面和资金面等多重底部信号开始显现。在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开始调仓布局,部分基金则放宽了申购限额。展望后市,大部分机构观点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并开始看好后市。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赵晓东认为,未来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不会变。投资上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权益仓位,基本维持原有的组合结构。湘财基金判断,在海外不出现超预期风险的情况下,A股维持结构性行情大格局不会变,看好TMT板块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同时重点挖掘“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关投资机会。
【券结基金规模超6500亿元,个人系、券商系基金更青睐“券结”】采用券商结算模式的基金产品持续扩容,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年内成立的基金共有101只采用了券结模式,基金规模合计超659亿元。目前,市场上券结基金数量累计达732只,总规模超6500亿元,其中个人系、券商系基金管理人旗下券结基金产品数量居前。业内人士表示,券结基金可使基金公司深度绑定券商,借助券商渠道资源,提高基金销售规模,同时有利于推动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未来,券结基金有望迎来更好发展。
【公募行业“新陈代谢”加速,今年以来逾百只基金清盘】伴随着市场震荡,公募基金行业“新陈代谢”有所加速。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已有118只,多数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有454只产品成立,还有205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市场表现“冷热不均”。分析人士认为,不论是上新还是清盘,都属于正常现象,优胜劣汰可以推动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基金投资者的资源配置。
【自购与降费让利齐上阵,公募基金用行动向市场传递信心】今年三月份以来,国内经济的内生动力尚未恢复,A股市场震荡不断,导致基金短期净值下跌现象较为明显。在这样的市场及行业“低迷期”,公募基金坚持用实际行动来呵护资本市场,用风雨同舟的信念彰显行业责任感。比如,有公募基金正通过自购行动向市场传递信心。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还积极通过下调基金费率(包括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等)的方式让利投资者、提升投资者信心和持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