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个现象有些耐人寻味。
一个是各大机构的首席们突然开始唱多中国了。恒大首席任泽平说中国开启新周期,海通首席姜超对中国未来有信心,龙头券商中信喊出了“复兴牛”,就连三个月前还比较悲观的安信首席高善文近期也说现在是政策大底,短期乐观;
近期的行情貌似还真是首席们说的那么回事。监管层声称不再干预市场了,不得已去年的妖精们又给请回来活跃氛围了。不过,这招还真的挺管用,恒立股份14天13个涨停,长生生物在退市前还来了7个涨停。
妖魔鬼怪,神仙佛祖都开始上台表演了。难道行情真的来了吗?
确实,国家在最近出台了一些列支持市场的政策。从最高层发声支持民营企业,到监管层放松监管要求;从长线资金纷纷入市,到民营债券融资工具初显成效。6月份就开始高喊的政策底这次似乎真的来了。
然而,首席们的发声本来顺理成章,只不过事情恰巧发生在刘主席找他们谈话之后,味道好似就变了。同时,更加让散户们琢磨不透的是曾经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价值投资的茅台竟然一字跌停了,大面积的消费白马纷纷补跌。
作为散户的你为了避免再次沦为韭菜,听首席们建议的同时,不妨也看看真枪实弹的私募机构是如何应对的吧。
这就是小编说的另一个现象:众多私募大佬们都在纷纷减仓。数据显示,华润信托发行的股票多头策略的私募整体仓位在51.48%,较年初的80%的仓位下降近30%,创出年内新低。多数机构仓位保持中性,认为近期的行情只是反弹,年内出现反转的概率不大,而更在意的是如何布局明年的行情。
云溪基金仓位保持中性,近期会减持炒作比较厉害的品种:低价股、军工概念股、互联网+等,而明年更看好现金流充沛、业绩确定性高、以内需为主的行业龙头。凯丰投资认为近期炒作的ST概念股更多是技术上的超跌反弹,长期来看壳价值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其认为世界经济周期向下共振,行情最早也会在二季度才能到来,更加看好5G和云计算;和聚投资旗下的产品整体仓位在六七成,但是在寻找结构性波段性机会的同时依然会保持仓位的中性。相对看好业绩向上弹性的核心品种,尤其是化工行业的细分龙头。仁桥资产则认为在经济周期见底之前,相对“估值”更加看重“成长”。因此,并不看好地产金融,而是要寻找景气度逆势提升的或确定性增长的品种。
如果禁不住市场的诱惑,想亲自买点儿试试,这些私募的策略不妨作为一种参考。不过,小编作为韭菜多年,市场教会了我一个道理:韭菜终归是韭菜,市场专治各种不服。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把钱交给优质机构操作。小编在展恒基金接触的多数大客户都是从股民转过来的,和那些股民动辄腰斩的情况不同,今年他们选择的私募都比较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