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私募大事记:监管趋严,中小私募出局压力增大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8-12-28 阅读量:1372 私募基金大事件 私募监管 私募清盘

2018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资本市场中的一部分,私募基金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私募监管趋严、私募清盘潮、第四类私募管理人等词语,成为了私募年终总结词。

 

NO1.私募基金增速下滑

今年,在股市低迷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产品数量、管理规模的增长都逐步放缓。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1-3季度,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分别增加了3470家、1785家、1374家;私募基金数量分别增加了16629只、8661只、4226只;管理规模分别增加了3.04万亿、1.84万亿、0.74万亿。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私募基金增速呈现下滑的趋势。与2017年底相比,截止到11月底的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下降了0.03万亿;其他类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和基金数量也分别减少了3家和127只。虽然私募基金增速下滑,但是像凯丰、九坤、保银等规模都在增加,所以弱市中,规模大、投研能力强的私募公司仍具有竞争优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NO2.私募清盘潮

据展恒基金金方数据库统计,2015到2017年,私募产品清盘量分别为1824只、2288只、3572只。而今年以来,已有4764只产品清盘,为5年来清盘量之最。清盘潮汹涌,昔日“公募一哥”、如今的私募大佬王亚伟的基金也提前清盘了;期货大佬葛卫东的混沌投资有5只产品净值跌破了清盘线,面临着清盘的危机。私募清盘,大佬跌落神坛,投资还是得谨慎,不要盲目信奉大佬。

 

NO3.私募监管趋严

今年,监管机构出台了多项文件来规范私募基金的发展,例如《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私募投资基金命名指引》等。除此之外,中国基金业协会要求私募管理人就协会提出的十五大要点进行自查,并限期上传自查报告;私募基金监管部副处长许培阳表示私募监管将推“黑白名单”。

近几年来,私募行业发展迅速,但部分机构鱼龙混杂,私募不良事件频频爆发。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未来将会经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过程,这给中小私募的生存带来了挑战。

 

NO4.第四类私募管理人来了

2018年9月10日起,符合条件的机构可申请登记备案为第四类私募管理人——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管理人。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管理人的出现,预示着此前三类管理人“三分天下”的格局正式被打破,从而形成证券类、股权/创业投资类、其他类、资产配置类私募四大私募类型鼎立的局面。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类型及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私募行业专业化分工和行业的长期发展。

私募资产配置基金采取FOF的形式,为私募 FOF 业务的发展指明长期方向,未来 FOF 必将成为私募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具备坚实投研基础和品牌效应的 FOF 机构会迎来较快的发展。


NO5.外资私募大举进军

今年,外资私募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目前已有16家外资私募登记注册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这些机构发行的私募产品数量达到25只,其中今年备案的就有20只。尽管纷纷抢滩登陆,但是外资私募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目前还不能作出“水土不服”的判断,不过明年的业绩有助于对此作出进一步判断。

随着私募监管的趋严,中小私募出局压力增大,私募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规范的大型私募公司将受高净值客户信任,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而规范程度较差的中小私募将越来越难吸引客户,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甚至被市场淘汰。随着外资私募的大举进军,以及国有大行、名人大佬进军私募,私募行业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