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募基金规模备案情况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私募数据,截至2019年3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61家,较2018年12月底减少了87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5348只,较2018年12月底增加了706只;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2.79万亿元,增长了0.01万亿。
图 1 私募基金总体备案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有8934家,管理基金36235只,管理基金规模2.11万亿元;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669家,管理基金34299只,管理基金规模8.86万亿元;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755家,管理基金4814只,管理基金规模1.82万亿元;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3家。
表 1 不同机构类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二、私募证券基金业绩表现回顾
1、2019年1季度市场回顾
1季度,A股市场大幅反弹。随着中美经贸关系有所缓和、央行全面降准、北上资金的持续流入等利好因素刺激,A股在1月份小幅反弹。春节后,市场瞬间从寒冬跨越到“牛市”疯狂阶段,指数一路高涨,成交量也急速攀升,成交量破万亿。3月份,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比例、科创板制度的公布以及减税降费等利好因素,推动指数点位继续走高;不过,2月进出口数据的回落、券商发布的两份看空报告以及对配资的查处,使得前期过度高亢的市场情绪有所降温,指数点位呈现震荡态势。总体来看,一季度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了23.93%和36.84%和33.43%。板块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的计算机、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非银金融、以及电子等板块涨幅较大。
1季度,债市整体处于震荡下跌。在经历了2018年债市走牛阶段后,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叠加权益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债券市场整体走出震荡行情。一季度中债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0.22%。
2、各策略私募证券基金业绩
2019年1季度,各策略平均收益率均为正。得益于A股市场大涨,股票策略1季度的平均收益率为21.75%,仅次于取得27.21%平均收益的事件驱动策略。紧随其后的是宏观策略、复合策略和组合基金,平均收益率均超过了10%,分别为14.62%、14.45%和13.75%。去年遥遥领先的管理期货策略,1季度的平均收益率为5.85%。相对价值策略和固定收益策略的收益相对较低,分别为7.95%和2.27%。
图2 各策略2019年1季度收益
数据来源:展恒Kingfund数据库
3、各策略私募证券基金业绩分布
2019年1季度,89.69%的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其中,正收益率比例最高的为股票策略,高达92.66%的基金取得了正收益,44.21%的基金取得了超过20%的收益。管理期货策略正收益率较低,仅次于新三板,只有70.59%。固定收益、相对价值、复合策略和事件驱动的正收益比例接近,均在85%左右。
图3 各策略业绩分布
数据来源:展恒Kingfund数据库
数据区间: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3月31日
三、私募行业动态
1、首批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获批
2月12日,协会公布了首批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名单,分别是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玉皇山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银河投资和玉皇山南投资是由私募证券类基金管理人转化来的,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是新申请管理人。
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将会丰富私募行业的产品种类,推动私募FOF的发展。
2、首批两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
外资私募在中国的业务又有了突破性进展,路博迈投资和富敦投资获得在中国境内开展投资建议服务资格,即拿到了投顾资格。外资私募拿下投顾资格,意味着正式打开了与国内银行合作的大门,银行可以直接聘请外资私募作投资顾问,必将加剧国内私募市场的竞争。
3、证监会就MOM公开征求意见
2月22日,证监会就《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MOM产品首次有了行业规范,为资管行业创造更多可能。私募公司可以通过MOM产品与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展协作,发挥其资产配置、管理人研究、证券研究的优势,为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四、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市场经过前期大幅上涨风险逐渐累积,前期过于乐观的市场情绪或将修正,大概率开启震荡模式;长期来看,随着超预期的金融数据、减税降费影响的持续深入、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市场基本面逐渐改善,展恒基金认为在市场热情较为高涨的背景下,市场有望开启第二波上涨行情。基本面及政策面因素影响下的债券市场大概率将继续震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