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路博迈投资和富敦投资完成备案后,布局投顾业务的外资私募机构再添新成员。6月21日,贝莱德集团宣布,旗下在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成功在中基协完成在中国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的登记备案。至此,国内拥有投顾牌照的外资私募已达3家。
贝莱德是全球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2017年12月贝莱德资管(上海)在协会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8年6月,贝莱德正式备案了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2018年10月,贝莱德成立第二只私募产品——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6期。今年,贝莱德在华业务布局进程明显加快,4月份任命汤晓东为中国区主管。汤晓东历任华夏基金督察长、华夏基金总经理、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广发控股(香港)总经理等,在中国的资管行业拥有广泛的经验和影响力。贝莱德此次获得投顾资格,意味着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将更广阔,由发行私募证券基金扩展至向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服务。
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若要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投资建议服务,申请者应符合以下条件(所谓“3+3+1”):已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满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最近三年无不良记录。能够满足“3+3”条件的私募机构较少,仅有不到10%的私募满足条件。投顾资格一方面成为私募机构能力的证明,另一方面也是私募机构与银行等资金方开展合作的基石,这使得不少私募机构“另辟蹊径”抢夺投顾市场,即大量高薪招聘具有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
那么,外资私募进入投顾领域是否会抢占本土投顾私募的市场呢?外资私募进入投顾领域对本土私募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外资私募在国内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实盘业绩证明自己,如果表现不佳,也会被市场淘汰。
过去两年,外资集中涌入国内的资管市场,目前在中基协备案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外资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19家。外资私募的进入,必将加剧国内私募市场的竞争,再加上监管越来越规范,一批管理能力弱,募资能也不强的管理人必将被淘汰出局。但对国内整个资管市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贝莱德的产品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展恒基金投资顾问,获得更多产品认购优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