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类资产的轮动看FOF的重要性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9-07-29 阅读量:1152

投资者都知道,大类资产具有轮动性,只有掌握了资产配置的周期性,才可以避免因为单一资产的下跌而出现的净值损失。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大的变化和波动,随着政策、流动性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每个大类资产的表现也在不停变化。


2008年的经济以衰退告终,全年GDP增速9.7%,相较2007年大幅下滑4.5个百分点,政策全面宽松刺激消费,但是收效甚微。股票和商品市场全部呈现大熊市的状态,全年上证综指下跌65%,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49%,商品市场则由于需求减弱导致商品价格暴跌。除此之外,黄金和理财收益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但是债市表现较好,政策宽松,利率迅速下行,但是后期由于违约风险增大,信用利差有所增大。


2009年,在经历了上一年度的萧条后,一季度经济探底,之后所有指数均出现大幅度反弹,CPI和PPI在年底陆续转正。股票、商品、黄金、房地产呈现牛市,在强烈的宽松政策的推动下,上证综指上涨80%,95%股票型基金均取得正收益,成长和消费表现突出。商品也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螺纹钢等多个品种上市交易,但是债市表现欠佳。


2010年经济继续呈现上行趋势,全年GDP较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CPI和PPI也一路走高。股票市场上半年受到政策和欧债危机的影响,震荡下跌,下半年政策宽松后市场反弹,行业表现分化严重。但是,商品延续了上一年的牛市行情,,债市则呈现出持续震荡的行情。


2011年,中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GDP逐季递减,但是通胀却持续上升,宏观政策转向治理高通胀,全年多次加准加息。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双杀,股票市场单边下跌,商品需求端再次减弱,同时,债券市场继续震荡,信用利差由于流动性紧张,不确定事件增加,信用利差全年扩大。


2012年,政策整体偏向宽松,但是力度不大,GDP增速下滑。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大类资产基本都呈现震荡的状态,上证综指全年小幅上涨,金融风格指数涨幅较大。商品需求端不停反复,价格先涨后跌,最后出现一波大幅增长,全年呈现震荡的态势。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基本持平。


2013年,股票市场出现结构性行情,创业板领跑,TMT板块成为市场热点,商品则震荡下跌出现熊市。全年CPI同比小幅上涨,PPI则出现负的,政策方面,延续了之前收紧的态势,同时,银行理财也开始限制对非标资产的投资。


2014年中国经济开始衰退,通缩压力增大,宏观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为了缓解经济情况,国家政策导向开始出现宽松的趋势。股市、债券也迎来了牛市,股市上半年表现欠佳,但是随着政策的推动,下半年接连翻红,全年上证综指涨幅53%。商品方面,伴随着国内经济衰退以及,商品价格出现单边下跌趋势,最终CTA策略以亏损收场。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小幅上升。


2015年中国经济处在衰退后期,虽然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流动性宽松政策,但是收效甚微。股票市场经历了巨大波动,牛市和股灾并存,年初3000点,最高站上了5178点,年底回到了3500点,商品市场则持续震荡,随着宏观环境的恶化,供应过剩,商品市场触底。


2016年,经济在二季度开始回暖。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熔断后逐渐回升,但是股票型基金全年收益依然为负。房地产和商品市场迎来牛市,商品市场结束五年的熊市行情,率先触底回升,全球经济的复苏也给商品市场提供了持续上涨的动力。


2017年,中国经济短周期复杂筑顶。股票市场出现结构性行情,大盘股领涨,虽然指数有所回升,但是分化却比较严重,有接近80%的股票出现亏损。随着全球经济环境逐渐升温,商品市场依然是牛市,但是表现不如2016年明显。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也小幅度上升。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经历了内外多个方面的压力,贸易战、去杠杆以及各类政策的推行,使得股票市场再一次出现了单边下跌的趋势,90%以上的股票型基金出现亏损。而商品市场在震荡的行情中出现小幅度上涨。银行理财和信托的预期收益也小幅提升。


回顾中国过去十年大类资产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资产、策略和标的一定是具有轮动性的,投资者想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选到合适的产品非常不容易。这也是FOF基金存在的价值所以,帮助投资者挑选好的策略和好的标的,并且在市场环境出现变化的同时,通过主动管理来调整仓位的变化。相信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FOF基金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