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联储降息符合预期 公募认为中国股债吸引力提升】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决定降息25bp,联邦基金利率下降至1.5%-1.75%区间。此次降息符合预期,且降低了年内再次降息概率。对于中国权益市场而言,美联储降息有助于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的提升。对于债市而言,随着中美利差走高,国内债券吸引力也将有所提升。
2、【债券通10月份交投总量再创新高】债券通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债券通交易量达到3479亿元人民币,日均193亿元人民币,其中,10月21日成交高达303亿元人民币,再次刷新上线以来的月度成交量、日均成交量和单日成交量纪录。
3、【职业年金投资即将全面启动 千亿元增量资金“候场”】截至10月30日,已有12个职业年金项目启动投资运作。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将相继投入运作。目前已归集的职业年金基金结余或超过7000亿元。参照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目前权益类配置比例在15%左右。按照7000多亿元的资金投资到账计算的话,预计会有千亿元的资金入市。
4、【MSCI即将大扩容 北上资金大举增持白马股】自9月以来,不论市场怎么走,北上资金始终坚定的买入A股,整个10月仅有3个交易日净卖出,其余交易日全部为净买入,合计净买入320.5亿元。致使北上资金近期大幅买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MSCI将迎历史单次最大扩容。MSCI年内最后一轮扩容计划预计在2019年11月底之前生效,而此次扩容计划执行后,MSCI全球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权重将分别提升0.22%和1.44%,据保守估算,此次扩容将带动跟踪资金合计约315亿美元,约合2200亿元人民币。
5、【权益类基金大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正在加速落地】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已然成为监管层对机构投资者的殷切期望。然而,无论在国内A股市场流通市值中的规模,还是在开放式基金规模中的占比,国内权益类基金力量仍相对弱小。为了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近期监管层综合施策,动作频频。从公募产品注册改革到强化长期业绩导向,从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到开展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权益类基金大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基金业乃至资本市场的深改举措正在加速落地。
6、【吸金能力大增 前10月公募募资超84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新成立的基金募集金额已超8400亿元,这一募资水平不仅超越了股市疲弱的2018年同期,也超越了股市向好的2017年同期,反映出公募基金吸金能力大幅提升。今年以来,A股行情向好,公募赚钱效应显著,加之贴近市场的各种创新品种不断问世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了基金销售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