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长期资金“露脸” 科创板迎好消息】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经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季报披露期,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包含的各类机构也日益丰富,尤其是中长期资金“增配”科创板的现象有显著提升。未来,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增多,它们就将成为中长期资金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届时,中长期资金持有科创板上市公司股权就将从现在的“增配”变为“标配”。
2、【资本市场改革进入密集“施工期”】当前资本市场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12项改革任务覆盖方方面面,既立足于当下,也着眼于长远,部分论证充分、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已出台,后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分拆上市规则、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等制度规则也将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已进入密集“施工期”。可以预期,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会稳步推进、统筹协调,在尊重市场承受力的情况下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让改革措施稳步实施。
3、【权益ETF合计募资1200亿 行业、区域等系列主题ETF受到资金热捧】今年前10月,已成立权益类ETF80只,同比增加48.15%;募资金额合计1293.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95.72亿元增长了44.36%。而2017年前10月,仅有27只权益ETF新基金成立,合计募集138.68亿元。一些聚焦行业板块的主题基金也受到投资者欢迎。科创板正式交易,各路资金瞄准科技股,基金公司也积极布局相关产品。随着城市片区发展规划的推进,区域主题ETF也受到追捧。
4、【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落地 机构预计未来十年银行理财或为A股带来万亿增量资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33家银行宣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12家银行已获批筹建。截至目前,除招商银行外,五大国有银行与光大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已进入运营阶段。在监管政策引导下,随着理财产品完成净值化转型,以固收类资产配置为主的“保底保收益”运营模式将逐渐向更为市场化的模式转变。
5、【规范超比例换购 保障ETF健康发展】过去两年,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获得大发展,规模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以股份换购ETF份额,当中也出现了超比例换购的现象。监管层或对换购ETF进行窗口指导,规范超额换购行为,要求换购规模不得超过该成份股在指数中的权重,同时换购要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规范ETF产品换购,有利于ETF产品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