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密集调研“中小创” 调仓将成下一步重点】截至2月14日,2月以来共有61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总次数达169次,调研的上市公司达159家次,“中小创”类公司占比将近95%。险企人士表示,代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优质公司将会有较好的中长期布局机会,在疫情平息后有望迎来修复性反弹。多家险企投资总监透露,险资下一步权益资产配置计划的重点是调仓,同时在低位适度增仓。
【融资客和北向资金悄悄加仓券商股】2月14日,券商板块无一个股下跌,国元证券上涨9.31%,浙商证券、红塔证券等涨逾2%。资金也陆续加码布局券商股。2月13日融资融券数据显示,海通证券获融资净买入2031万元。华安证券、东方证券融资净买入额也超过1000万元。从北向资金持股情况来看,2月3日以来,也有不少券商股获北向资金加仓,第一创业、财通证券等被增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南京证券、浙商证券、方正证券等被增持超过300万股。
【年内34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13只基金上演“一日售罄”】截至2月14日,不同份额基金合并统计,今年以来公募市场上已经成立了99只新基金,其中有40只基金的募集期均有不同类型的改动:34只基金选择了提前结束募集,占比高达85%;另有6只基金选择了延长募集期,占比15%;尚未有未达到成立条件或募集失败的新基金。今年提前结束募集的34只基金中,有13只基金的募集期间仅有一天,有些甚至启动了配售。今年“一日售罄”的13只新基金中,仅有1只纯债基金和1只偏债基金,另外11只基金全部是权益基金产品。
【中长期资金入市沐政策暖风 险资或提供5000亿元增量】伴随政策鼓励和支持,今年社保、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加速。对于险资入市带来的增量资金,2020年在保险资金规模以及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继续提升的趋势下,根据近两年险资入市比例推算,2020年险资流入A股的增量资金规模约为5000亿元。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韧劲:下半年将迎强力反弹】随着各地企业正陆续有序复工复产。外资机构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乐观,认为短期内部分行业会受到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韧劲不减,下半年将迎来强力反弹,资本市场也可觅得许多机会。机构普遍看好A股市场中的医药、互联网科技等板块和公司。花旗表示,看好软件、电子商务和娱乐板块中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企业,“一旦疫情缓解,考虑到中国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它们的复苏可能更快。”
【MSCI魏震:疫情下A股运行平稳】MSCI中国区研究主管魏震表示,疫情冲击下,A股此次并未出现如2015年大面积任意停牌的现象,这体现了市场的不断成熟。建议A股市场可以适当丰富风险对冲工具。他提及,目前MSCI尚无开展下一步扩大纳入A股的咨询计划。更关键的是要鼓励不同类型的参与者,让其表达不同的观点,事实上近两年外资机构投资者的不断扩容已经推动A股不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