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芯片紧缺问题已对全球汽车制造商造成严重冲击。近日,特斯拉方面先后将中国市场Model Y和美国市场Model 3的车型价格进行上调,此举被业内认为是芯片紧缺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与此同时,3月26日,蔚来汽车宣布,因芯片短缺暂停生产5个工作日。同时,由于芯片问题,宝马、奔驰、奥迪及其他知名汽车品牌汽车工厂均暂停生产或关闭。同时,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偏向,相关领域芯片的需求量将大大扩增,据彭博此前报道,传统燃油车电子零部件成本占全车40%,新能源车则将占比达70%。同时不只是上游产业例如半导体硅片厂商上调硅产品价格,芯片产业链的很多环节都出现了涨价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缺芯困局将从2021年上半年延续到2022年。同时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的超预期复苏以及疫情导致全球芯片产量下降,使得全球芯片市场目前整体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有业内人士分析缺芯困局将从2021年上半年延续到2022年。
因此在受全球疫情影响下,国内芯片制造正面临着打开市场缺口的机遇。针对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举办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专题研讨会,并发布了《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支持企业持续提升芯片供给能力,加强供应链建设。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元年,相关行业领域政策也在逐步落地,集成电路被列为科技攻关的7大前沿领域之一。因此可以看到,供应紧张现状叠加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的景气度是可观的。
Wind数据显示,市场震荡不断调整期间,半导体ETF和芯片ETF基金份额逆势增长,分别为58亿份和35亿份,领涨其他所有行业主题基金。可以看出,即使市场低迷,资金对这部分领域产业链的布局热情依旧。
表1 部分行业主题基金表现情况
图片来源:Wind,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同时从表格可以看出,三月以来日均成交额最高的为芯片ETF(159995),资金依旧活跃,远超其他ETF产品,部分投资者也可以定投其联接基金芯片ETF联接A(008887)、芯片ETF联接C (008888)。可见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芯片企业长期增长空间可期,投资者不容错过,同时可持续关注接下来的业绩表现,预计未来整个板块仍有结构性投资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