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烈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第一季度,私募产品的业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其中业绩表现最好的产品收益超过了360%,而表现最差的产品业绩跌幅则超过了78%,首尾业绩之间的正负差高达441.88%!
今年以来私募产品整体业绩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展恒金方数据库
各类策略业绩分化明显
分策略来看,据展恒基金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12月27日至3月31日,有净值更新的基金共10642只,管理期货策略(CTA)基金460只,以平均收益6.54%领跑,可谓傲视群雄。另外,还有事件驱动、固定收益、组合基金实现正收益,而宏观策略收益垫底。
各策略业绩表现
图片来源:展恒金方数据库(截至2020年3月31日)
而一季度私募业绩排名第一的金泰安优选1号,为股票型策略产品,有分析判断,其获得如此亮眼业绩的原因,大概率是持股集中度较高,压中了一只或者两只股票,且不排除持有单只股票的可能。可见在当前震荡市场环境下,择时能力较强的私募更加占优,而坚持价值投资的部分私募表现反而稍显逊色。
总体看,主观多头不敌股市震荡,无论是跌幅还是正收益占比,都远远落后于量化投资,而与股市相关性低,波动越大越赚钱的CTA因为业绩出众,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百亿私募仓位连续三周在八成以上
在沪指3月19日探底至2646点之后,百亿私募仓位明显提升,目前67.28%的百亿私募仓位在八成以上,处在近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3月20日至4月3日的三周内,百亿私募整体仓位都一直保持在八成以上。
维持高仓位的同时,百亿级私募的调研步伐也有所加快,高毅资产以今年以来55次的调研次数问鼎,敦和资产、盘京投资、淡水泉、凯丰投资今年以来调研次数也超过40次。
私募看市
星石投资认为,二季度科技板块有值得挖掘的机会。从基本面来看,科技股受疫情影响较小,经过近段时间的调整,目前这个位置的成长股应该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彤源投资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投资者对经济数据有充分的预期和恢复,二季度上市公司财报短暂低迷期,市场也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是相对偏短期的阶段冲击,中长期看好转型升级以及消费、医疗健康和科技创新的机会。疫情之后,龙头企业获取资源和客户的能力将有比较快提升,确定性更高。
于翼资产表示,受疫情冲击,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一季度内需回落较多,而二季度又会受到外需的拖累。因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依然值得期待。海外疫情的影响需要关注印度疫情走势,由于其产业机构和庞大人口,如果失控可能对粮食、原料药、软件外包、智能手机市场等产生影响。
展望后市,市场的担心已经由单纯疫情转变为对经济中长期前景的担心,所以扭转起来不会太快。未来疫情数据的二阶拐点可以支撑底部区域的形成,但趋势行情需要等实体数据的快速恢复或政策大超预期。具体的方向可能短期依旧以养殖、消费、医药为主,以及复工以及稳增长预期升温下,具有政策催化的家电、建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