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年的波澜壮阔行情之后,新能源板块9月份以来开启高位震荡模式,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心,新能源是不是后劲不足了?到底还能不能投资?
新能源板块热度空前
相关基金表现优异
新能源是一个大的赛道,而新能源实际上还能分成一些更细分的子行业,例如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自2020年开始,新能源行业的各类分支,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人气板块,不断成为阶段性市场主线,特高压,光伏,锂电,储能大分支,各类细分题材依次亮相,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势。整个新能源板块在连续两年的市场运行中,不断创造财富神话。
今年4月起,新能源板块走出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在4月至8月的5个月中,新能源指数连续上涨,成为A股绝对的主线。
图表 2:新能源指数图(年初至今)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截止时间:2021年9月17日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大举增持新能源板块。据统计,持有新能源概念股的基金数量从一季度末的1385只大幅上升至二季度末的12957只,增幅超8倍。新能源已经成为公募基金布局的最大风口,截至二季度末,宁德时代晋升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在持有该股票的1342只基金中,有高达87只重仓了宁德时代(占基金净值比10%以上)。
图表 3:2021中报基金重仓持股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截至9月15日,年内业绩翻倍的基金达到6只。不难发现,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领域涨幅较高,而目前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基本是抓住了这些市场机遇。
表格 1:年内业绩翻倍的基金概况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截止时间:2021年9月15日
政策担忧引发大幅回调
新能源板块凉了?
昨日,消息面上,工信部新闻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成本依然偏高。电动车关键部件动力电池面临锂钴镍等矿产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压力,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快统筹,提高保障能力”,导致市场对前提热门新能源产业链产生较大的政策担忧。
与此同时,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板块震荡调整,新能源指数跌幅达4.77%。由于锂电板块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光伏、半导体等板块回调,造成了新能源板块的大幅波动,使得重仓布局新能源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净值普遍大跌,“基金大跌“还一度冲上新浪热搜。9月17日,新能源板块回暖,收涨0.63%。
图表 1:新能源指数5日线(9月13日至17日)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截止时间:2021年9月17日
后劲不足?
新能源三大基本面分析
从业绩层面看,经历了疫情等因素的冲击后,新能源板块迎来高光时刻,而化石燃料的加速替代则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市场层面看,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经工信部初步数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计超过17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猛增近两倍。
从政策层面看,新能源行业目前最大的背景就是全球正在共同经历一轮能源革命,也就是碳中和。国家也反复提及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如日前举行的国资委会议,强调加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首提碳达峰、碳中和“30·60”的目标(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新能源产业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后市展望
新能源是否还能继续投资?
对于卷土重来的新能源行情,笔者认为板块仍然值得坚守,但内部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投资难度或将上升。随着市场对新能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参与资金也越来越多,目前板块整体估值确实不便宜。
后续板块行情波动可能会比较大,板块内部分化也会比较大。新能源板块起涨阶段已经完成,未来板块内部分化行情势必会出现。结合近期各大知名基金经理的观点,今年第四季度新能源仍将维持高景气度,但板块的投资难度有所提升,未来比拼的不再是赛道投资,而是基金经理对优质个股的挖掘能力。
总结:尽管目前无论是新能车还是光伏,都已经达到历史相对的高点,但是相应赛道的长期配置价值是非常优秀的,高景气赛道大幅回调或成新一轮配置机遇。作为投资者,如果短期估值和点位过高的话,可以等后续回调时再逐步布局,或者长期定投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