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对冲基金AQR就认为自己的成功秘诀是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股市,债市,外汇,大宗商品,信用产品等)通过运用多种因子策略(价值,动量,利差低波等)进行多样化投资。事实证明,单一策略确实无法适应所有市场环境。今年来备受关注的私募量化指增产品近期集体回调,此前业绩亮眼的中证500指增产品更是重灾区,大幅跑输同期股指。如果不希望见到这样的场景,自然而然会想到去进行多策略叠加。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复合策略产品,大多是“CTA+”的模式,有的是“CTA+股票多头”,有的是“债券+CTA+股票多头”,还有的是“期权+股票多头”,甚至有的海外产品有将BTC等另类资产放在组合里面。其实CTA的子策略非常多,单是CTA基金本身就可以构建出一个个复合策略,但现在大量的管理人是在向着多策略、多品种、多周期的方向发展。
“CTA+X”形式多策略出现原因
(一)量化策略容量受限,多策略能够扩大管理规模。因为商品期货市场仍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和股市每天万亿的成交规模相比,期货市场的策略容量要小很多。CTA策略要解决容量不足的问题,扩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降频,把交易的频率降低,本来高频的,降低为中频;二是复合,CTA+指数增强或市场中性策略,交易品种扩充到A股市场,容量瞬间提高。
(二)多策略能显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CTA交易的时候会留出一大笔资金“以防不时之需”,在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这种方式会被认为不合算。目前3、4倍杠杆的CTA产品已是高杠杆产品了,所以持仓占比仍然是比较有限的,如果大部分资金闲置下来只做现金管理,难免有浪费之嫌。很多CTA基金管理人都会选择用低风险的统计套利策略或是期限结构策略来代替现金管理以增厚收益。现在则是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加入一些净值波动更高的策略。
(三)CTA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作用。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传统大类资产相关性都很低,部分还具有负相关性。机构投资者通过配置CTA基金以分散风险、平滑收益,理论上CTA+指增/中性/灵活对冲/期权套利。。。都可能会有不错的搭配效果。
“CTA+X”,这个“X”是什么?
最常见的是股票量化策略,比如指数增强或者市场中性(灵活对冲),这样策略上就形成了分散,并且底层资产也分散了。从这个角度看复合是有利的。无论是指增还是中性,有了股票的仓位并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可以叠加打新,有条件的还可以T0,收益进一步增强。
不过多策略需要注意CTA和其他策略的配比是多少,以及分配到CTA策略的资金有多少会作为保证金去交易。这不仅影响整个产品的资金利用率,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例如“30%CTA(短趋势)+60%股票策略(指增+事件驱动+基本面选股)+10%的股指期货”,也就是说大概只有30%的资金用在CTA上。
总结起来大的策略框架一般就是“CTA子策略+股票量化策略+一部分衍生品”,比如白鹭群贤系列就是“CTA+灵活对冲+期权”。对于任何一个复合策略,我们必须知道其子策略的构成和比例,这样才能有基本的认知,看数据和净值的时候才能更好的理解。
市场主流“CTA+X”产品业绩表现
表1 市场主流“CTA+X”产品业绩表现
基金名称 | 投资策略 | 子策略 | 上周收益(%) | 今年来收益(%) |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 | 累计收益(%) | 成立以来年化波动率(%)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 |
黑翼** | 复合策略 | 量化多策略 | -1.57 | 17.26 | 17.92 | 22.13(1.2年) | 9.56 | 9.27 | 1.82 |
思勰(思**) | 复合策略 | 量化多策略 | -0.09 | 9.06 | 14.32 | 65.45(3.8年) | 5.52 | 3.69 | 2.19 |
涵德** | 复合策略 | 量化多策略 | -1.28 | 13.05 | 17.01 | 147.70(5.8年) | 8.57 | 8.1 | 1.74 |
明汯** | 复合策略 | 量化多策略 | 2.31 | 28.03 | 30.11 | 129.02(3.2年) | 13.05 | 7.59 | 1.96 |
白鹭** | 复合策略 | 量化多策略 | 0.00 | 11.51 | 21.87 | 104.4(3.6年) | 10.26 | 6.14 | 1.85 |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截至日期:2021年11月5日,上周日期:11月1日-11月5日
需要注意的是,11月1日至11月5日,500指增平均亏损1.39%,跑输指数近1个点,上表展示的几只产品也就黑翼的产品超过500指增平均亏损线,但黑翼500指增产品上周亏损2个点左右,足以说明复合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亏损。
结语
至于复合策略的运行特征和适合的投资人群体,只需要知道核心策略的搭配就可以了。比如CTA+指增,那就是希望在股票市场上行阶段,兼顾α收益和β收益,能有较强进攻(创收)能力。在A股市场动荡阶段,CTA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回撤,平抑产品净值波动。适合对风险有一定承受能力,同时希望回撤较小的投资者;如果是CTA+中性,产品运行就不应该受股指的波动影响,目标是获取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Alpha收益。更适合对风险容忍度较低,偏保守的投资人。总之,多资产多策略的组合,非常考验资管机构在各个策略上的研发能力,同时也非常考验财富管理机构在资产端和策略端的研究能力。但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此类产品往往能收获一个不错的投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