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奔私”到“私奔私”再到“私奔公”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1-12-03 阅读量:1172 公奔私 私奔私 私奔公

公奔私


公奔私一向比较普遍,据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广发基金原债券投资部总经理谢军、博时基金原基金经理韩茂华和南方基金原基金经理蔡望鹏均在年内创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原副总经理沙骎加盟一家沪上私募;鹏扬基金原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卢安平、红土创新基金原副总经理程志田均备案属于自己的私募公司。

公奔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私募行业发展壮大,根据协会数据,目前私募续存规模达到19.69万亿,相比去年增长了3.7万亿,行业高速发展的趋势,正在不断吸引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参与到私募中来;二是私募机制优势,因为私募做投资更加灵活、做绝对收益、激励回报更高、有利于私募基金经理创立一番事业等等,做得好的私募规模和号召力可以比肩公募。

“奔私”已经成为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的选择。然而,在公募投资做的好并不等同于能做好私募。因为“奔私”后投研资源无法与公募相比,在此背景下要从公募时期的追求相对收益成功转型去追求绝对收益,难度不小;更难的是,“奔私”后意味着要运营一个公司,这对不少基金经理个人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私奔私


说完“公奔私”,再来谈论一下“私奔私”。近期,有多家知名私募旗下基金经理选择自立门户、创办新公司,其中不乏从百亿私募出来的核心投研,引得市场关注。

在敦和资产任基金经理9年多的吴来迪今年10月离职,并成功备案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沪上某百亿私募基金经理笪菲,原鸿道投资、乐心资产的基金经理陈炜,原富恩德资产副总经理钟杵也都备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外,原景富投资基金经理谢熠、原小黑妞资产基金经理黄啸均加盟了年初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实关于私募合伙人的分分合合,今年市场上还有不少,例如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的合伙人袁宇和李硕,也一度为了股权问题引发纷争,后来鸣石投资的工商登记材料发生变更,袁宇变更为公司法人和控股股东,李硕仍是股东。

私奔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基金经理跟股东方经营理念和想法有出入,或者控股股东影响甚至控制投资经理的投资操作,或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不符合投资经理本人意愿;二是俗话说的钱没有给到位,激励机制设置不合理,没有拿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其中,股权激励等问题也是核心投研离职的重要原因。

 

私奔公


私奔公(或者是离开私募基金重返公募基金)。去年下半年,富国基金原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加盟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一度在市场上引起骚动。在奔私仅一年多后,前明星医药基金经理于洋已于近期离职,将重返老东家富国基金。

于洋离职的原因,可在今年11月份,其《给持有人的一封信》中窥见端倪,在信中,他称基于绝对收益的目标,今年以来对投资体系进行了持续的思考和调整,也尝试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应对,“经过持续思考及尝试之后,我认为目前个人的投资风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获得较好的绝对收益;其次在创立私募投资基金以来,运营方面的事务占据了不少精力,无法专注于单纯的投资工作,多方面因素导致在投资业绩上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偏离了公司创立时追求卓越的初衷,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考虑,而非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我将在近期结束自己对原有基金产品的管理。”

“奔私”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基金经理创业的挑战,因为在做好投资的前提下还需要更为全方位的考量和架构搭建,这是所有“有技能”的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即本专业之外的管理能力。于洋离职或许正是因为创业带来的各种事物,使其无法全身心专注于投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公募明星都能够轻易地由公转私,实现无缝衔接。

 

结语


其实无论“由公转私”还是“由私转公”,都是基金经理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调整与规划,在这一系列转化过程中,也会给私募行业带来积极变化:一是当前私募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公募现有的机制更加市场化、规范化,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奔私”后大都也会沿用公募的投研、风控体制,因而整体有利于私募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剧行业的马太效应,尤其这几年规模越大的私募基金由于在投研团队、市场渠道等方面优势明显,因而规模增长更快,而小的私募则很多被边缘化并退出市场,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的加入,会加剧这个趋势。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