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港股大幅下跌,以高仓位运作、逆向投资著称的淡水泉,旗下产品也出现较大回撤。据展恒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淡水泉旗下大部分产品今年以来浮亏均超20%,包括其2008年、2009年成立的老产品,部分甚至浮亏高达26%。而从近一年看,淡水泉的产品业绩也很不理想,截止3月25日,多只产品近一年浮亏高达35%。“淡水泉时刻”再现,历史上的底部信号来临,我们跑步进场的机会难道到了?近期,千亿私募淡水泉投资对当前市场作出了分析,并表明了自身对于未来市场的观点。
3月30日晚间,淡水泉掌门人赵军召开了一场线上投资者交流会,为产品净值大幅回撤向持有人道歉并分析了他近期的投资策略。他反思道,自己错过了4-7月最佳布局新能源的窗口,所以,去年下半年团队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研究优质成长企业,各行各业龙头。等到当年三、四季度部分企业开始有经营压力,股价随之反应的时候,团队加大对困境反转机会的布局,这个大策略方向延续至今。但正是过于强调利用市场恐慌来增强组合进攻性,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对短期净值波动的考量,导致近段时间市场大幅波动时产品净值遭受了不小的波动。
然而,虽然产品近期波动很大,但他对未来依然很有信心。他表示,近日北向资金出现较大规模流出,与以前较大流出不同,这次更像是一种应对短期市场不确定性的“应激反应”,不具备长期的指向意义。他更偏向于认为,情绪的钟摆应该在积累很强大的反向势能。当下在A股、港股市场正积累一批“双低”状态下的优质龙头公司,这类企业当前处于经营发展周期低位,但在未来1-3年将进入景气上行周期,迎来跃升发展,同时投资人对其预期不高,位于情绪低位,股价表现也落后于市场,具备一定估值优势。因此,其潜在的投资预期收益空间将是大级别的,淡水泉内部定义为“十环机会”。不过,到底是不是机会还要甄别,尤其要判断其成长空间、估值弹性、时间周期及确定性等因素。但是,他和团队对这些机会的未来有信心,这也是过去这段时间淡水泉始终保持高仓位运行的原因,预期评估周期是一到两年维度。
另外,赵军也具体分析了基金重仓的信息技术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前景。他表示,“物流行业是中国经济一个大赛道。”首先,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对头部公司而言差异性不大,最后差异在于对产品定价能力,将形成巨大利润差异,最终形成商业竞争优势。其次,有一些新兴成长领域,比如从单一领域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进军,再比如国际业务往往是一片蓝海。最后,因为是资产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行业,物流行业竞争格局一旦稳定后,企业成长往往要向管理要绩效,公司需要强大的管理运维能力。对标美国头部公司净利,中国头部企业还有很大想象空间。而对于信息技术行业,赵军目前看好两个方向:一是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比如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者底层技术提供者。二是进口替代主题。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总量需求增长其实不多,但是结构性增长每年都能找到。这些企业基本都满足两个特征:细分领域的第一位置、相对合理的估值。
此外,赵军表示,最近在加大对港股的布局。港股互联网及中概股近期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投资难点在于市场何时能够对这类资产的投资逻辑和估值定价重新建立起新共识。“过去一年多下跌过程中,很多过去基本面认知的方法及对应的估值方法,都出现了被证伪的现象,同时投资人还要等待基本面的催化剂。他们处在尝试性布局或保持高度关注、迭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