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个税抵扣细则的正式落地,关于“税”的讨论成为人们饭后谈论的焦点。说起税,让我不禁想起了曾一度成为“避税港”的基金分红,那么基金分红是什么呢?基金分红又是怎么实现避税功能的呢?
在介绍基金分红的避税作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基金分红这个概念是什么。通俗点来说,基金分红对于我们持有人来说并不是额外的收益,它只是把本来就是持有人的钱以一种叫做“分红”的方式给予投资者。
上图就是基金分红的本质。举个栗子来说,你可以把原净值(图左方所示)想象成一个大胖子,把新净值(图右下)想象成胖子减肥后变成的瘦子,把红利(图右上)看作从这个男人身上减掉的脂肪。这下是不是一下就清晰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分红后的新净值自然会低于原净值。你可以理解为减掉脂肪后,胖子(原净值)变成了瘦子(原净值)。
理解了基金分红的概念,再来介绍基金分红的避税作用就比较容易了。为什么基金分红具有避税作用并曾经一度被誉为“避税港”呢?众所周知,企业盈利后有一部分利润要上交国家的,即25%的企业所得税。而我国相关条例有规定“对企业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取得的差价收入,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分红收入就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赎回取得的收入要被计税,而分红实现的投资收益可以免税!
再举个栗子来说。投资者老王以100块买入了一支净值为5元(数据是为了方便理解而捏造的,具体值可以登陆展恒基金网查询)的基金—华安易富黄金ETF联接A(000216),恰逢该基金每份分红3元,老王不仅取得了60元的现金分红,而且拿到手的这60块的收益不需要交税! 分红后基金的净值变为2元。当然,大前提是老王再申购日与赎回日期间基金净值没有出现亏损。
相信大家对基金分红和基金分红的避税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的是,基金分红并不是越多越好,虽然通过基金分红可以降低基金净值,从而更好地吸引新的投资者申购并且使原投资者获得直接收益,但是分红也会大大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为了避税而进行的分红不是以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所以说分红是把双刃剑,短期看来使投资者的收益落袋为安,但从长期来看,频繁分红将损害投资者利益。
最后的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基金分红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是你的就是你的,因此,基金分红与否以及分红次数的多寡并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