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爆红的短债基金逐渐成为国民理财的新选择。自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被我们熟记于心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理财意识。久期短、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短债基金几乎满足了普通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所有要求,能迅速蹿红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曾经也有一款风靡全国的理财产品却渐渐的淡出我们的视线,它不仅有短期债券的这些特点,而且还可以随用随取,它就是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的代表—余额宝。
余额宝在2013年刚刚“出道”时收益率就达到其巅峰,7日年化收益率高达6.5%。此后,收益率一路下跌,虽然于2016年跌至谷底2.3%,但其后收益率迅速反弹至4%左右。直至今年4月份,收益率开始直线下降,到今天收益率跌至2.5%。我们不禁会问:我们的余额宝怎么了?
(1) 货币基金是什么?
在解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为什么遭遇滑铁卢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是货币基金。
货币资金,是指以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类产品。安全系数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具有“准储蓄”的特征。
(2) 货币基金收益率一路下行的原因
由货币基金的定义,可以知道这类基金专门投向于风险小的货币市场。那么,从分析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出发,这类产品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也就比较容易分析了。
第一,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在6月2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2018 年第二季度例会上,此次例会将5月11日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转变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一表述的转变,使得央行在之后采取了全面降准、定向降准、MLF 大规模净投放等举措向市场释放资金,刺激经济。
而货币市场供给的增加,使得利率下行,作为资本市场 “定海神针”的利率发生变化,自然会引发各种资产价格跟着下行,币基金作为主要在货币市场上投资的产品,其收益率也必然下行。
第二,中美国债利率出现倒挂。长期以来,我国国债利率是高于美国国债的,但是从今年6月开始,我国3个月国债收益率进入一个快速下降的通道,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从3.0891%降至1.9952%,而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略低于美国1年期国债,两者利差十余年来首现倒挂。
国债利率又成为市场基准利率,它是所有债权利率的基础,它的下行自然会带动整体债券市场的利率下行。而债券作为货币基金的重要标的,它的下行自然会引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进入一个下降区间。
第三,央行定向降准使得银行资金相对宽松。货币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标的资产就是银行的协议存款,由于今年以来央行的两次定向降准,使得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流动性逐步释放。银行相比较以前而言,有了相对更多的货币资金。因此也就对协议存款的需求大大减少。银行通过协议存款借钱的需求减少,自然减少了货币基金的收益来源。
正是由于“央妈”货币政策的调控,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由曾经普通投资者眼中的“宠儿”到如今收益率的一落千丈。作为其替代者的短债基金迅速走进人们的视线,火速蹿红。虽然短债基金受到热捧,但还是希望各位投资者能够保持冷静,毕竟投资需谨慎!
基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