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权益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债券型基金成为年内新发基金的主力,截至11月10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债券型基金共有374只,发行规模达到5962亿元,占据年内新发基金市场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共有8只新发基金成为“百亿爆款”产品,其中,招商添安1年定开债以150亿元的募集规模排名第一,而其余7只则均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为今年上半年最为火爆的一类产品。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累计发行规模已经超过1867亿元。那么,这类产品今年到底表现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收益?
考虑到新基金成立有六个月的建仓期,我们选取最早一批成立的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来看看这些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如何?
表1:部分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业绩表现
图表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时间:2022年11月10日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6只基金收益表现不一,目前鹏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的年内收益回报达到2.1546%,而收益最低的中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仅为1.7470%,相差约0.4个百分点。
6只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1.9615%,同期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8%,跑赢货基。但对标这些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指数同期涨跌幅发现,截至11月10日,基准指数(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收益率*95%+银行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后)*5%)今年以来上涨2.1563%,6只产品均未跑赢基准指数,可能部分产品表现并未达到投资者预期。
表2:三季度规模缩减较多的同业存单基金
图表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时间:2022年11月10日
从已经披露三季报的31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规模变动来看,首批6只基金当前规模较首发规模有不同程度增长,而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多数呈现规模缩水。其中,英大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规模缩减超过80%,从首发规模10.22亿元下降至1.73元。此外,中加、国联、华泰、华宝等基金公司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也缩水较为严重。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静态票息”和“资本利得”的总和,其投资范围决定了这类产品表现相对稳健,而且这类基金有规模上限的要求,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