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在今年坐上了过山车,一度涨超75美元,甚至有人高喊着今年能站上100美元。结果被现实打脸。10月以来,原油价格已经下跌超过30%。如今,OPEC会议成了希望原油价格上涨的人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OPEC举行了第175届会议,100万桶的减产计划并未像预期那样到来,反而有消息称俄罗斯象征性的减产是最大阻碍。今天的第五届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仍将就减产计划进行最终讨论,不过作为重要参与者的俄罗斯能源部长却已飞回莫斯科,不会出席今晚的会谈,而是在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后,再飞回维也纳做出最终决定。而莫斯科近日声称已经做好原油价格下跌至40美元的预算准备。这无疑为OPEC会议的减产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成立于1960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旨在为了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石油禁运带来的价格暴涨使得当时的主要经济体出现能源危机,进而引发了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到现在都非常头疼的滞涨。
然而,现如今OPEC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第一,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和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历史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近期同为海湾国家的卡塔尔也宣称将于明年1月1日退出OPEC。可见OPEC内部矛盾逐渐不可调和。第二,美国几年前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如今随着页岩油的革命,摇身一变已经成为了石油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俄罗斯作为非OPEC的主要石油出口国,由于各种原因,其对石油的依赖度已经日益增大。到2017年底,OPEC、美国和俄罗斯加起来的石油日产量增加了330万桶,达到了5638万桶。现如今的油价,已经不再是OPEC一家说了算了。第三,中国作为当下石油第一大进口国,一方面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汽车销售量近30年来首次下滑,对石油的需求也并不如之前那么强劲了。再加上美国近期经济增长乏力,油价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将使得美联储不得不持续加息,而这是债台高筑的特朗普政府所不能承受的,于是特朗普借卡舒亚之死威胁沙特协助其保持油价的低位,而沙特想要保住太子地位,似乎别无选择。
所以,无论本次OPEC是否达成减产计划,油价都缺乏长期向上的基础。有专家指出,明年的石油价格大概率将在40-60美元之间波动。想要押注原油价格超跌反弹而投资原油基金(易方达原油、南方原油、嘉实原油)的基民们最好还是慎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