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迎来“25周岁”,管理规模从0增长至27万亿元】从1998年起步,转眼间,公募行业已经迎来了自己的“25周岁”。25年来,公募基金砥砺前行,不仅践行普惠金融,而且在居民理财、个人养老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是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公募基金从无到有,从0到27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基协截至2023年1月底的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共有156家基金管理人,这其中包括了8家证券资管公司、4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资管公司。
【FOF整体遭遇净赎回,Y份额成增量“生力军”】随着2023年一季报披露完毕,FOF整体申赎情况也浮出水面,2023年以前成立的662只FOF(不同份额分别计算,下同)在今年一季度整体遭遇超140亿份的净赎回。而自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养老FOF的Y份额迅速增长。去年成立的133只Y份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整体获得20.02亿份的净申购,并且一季度全部录得正收益,平均区间收益率为2.17%。
【年内最大认购规模主动权益新基金现身,逾200只新基金产品在路上】4月25日,招商基金宣布招商社会责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这意味着该产品单日认购规模已超过产品募集规模上限,并正式进入比例配售阶段。该基金或成为继去年10月份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火爆发行后,年内第一只百亿元认购规模的主动权益类新基金。进入二季度,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不断,当前有200余只公募基金正在发行,后续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能否持续出现爆款成为市场关注点。
【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超百人次,部分经理“公奔私”后业绩不达标】近日,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王宗合卸任,由陈璇淼和郎超接任共同管理,这为年内公募基金经理卸任再添案例。统计显示,截至4月25日,年内已有67家公募旗下相关基金经理离任,合计离任数量超过百次,而从去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同业间跳槽、“公奔私”或其他领域。对于“公奔私”,多位私募人士表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在于个人价值实现所致,毕竟私募投研机制比较灵活,激励措施程度也较高。不过,部分基金经理“公奔私”后业绩差异较明显。
【百亿元级私募增至115家,精细化发展成市场共识】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今年以来,不少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取得不错成绩,管理规模也有所提升。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3家证券私募机构进入“百亿俱乐部”,且均为量化私募。截至目前,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私募机构达到115家。其中,量化百亿元级私募增至3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