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发行遇冷,“无人问津”之时或是布局良机?】二季度以来,三大主要指数震荡下跌,截至6月5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下跌1.24%、6.65%、8.23%。随着市场的持续调整,基金发行市场也有所降温。数据显示,较之去年同期,公募新发基金数量减少近两成。有公募人士表示,基金发行市场当下处于“好做不好发”状态,这也往往对应市场阶段性底部。站在当下时点,A股小幅震荡整理的运行特征或会延续,中期仍应保持客观心态来面对市场,对于偏左侧以及持有周期较长的投资者而言,当前已是较好的入场时点。
【同“医”不同命,医药基金业绩分化严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药基金业绩分化严重。今年以来至6月2日,198只医药生物主题基金中(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共144只医药生物主题基金呈负收益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198只医药主题基金中,仍有46只逆势获得正收益。究其原因,医药行业虽整体遭遇回调,但中药板块却逆势上涨。不少重仓中药行业的主题基金取得优秀业绩,成为医药主题基金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所在。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医疗复苏的长期确定性较高。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快,医疗刚需扩大,同时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健康消费升级需求增加,是未来医疗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资金持续增配,TMT有望迎“第二春”】“5月份在路演时发现,不少机构趁着4月份AI行情调整又加了一波仓位,之前AI行情急涨的时候很多机构都没有跟上。”近期,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自己管理的重仓科技产业的基金,自一季度以来规模实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5月,跟踪科创50、创业板指两大宽基指数的ETF产品获资金净流入量最高,半导体、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主题ETF产品吸金效果也非常显著。基金人士表示,TMT板块有望迎来第二波投资机会。
【国际油价企稳难挽主题基金颓势,7只原油QDII年内收益全部为负】自5月4日,WTI原油期价创出63.9美元/桶阶段性新低后,国际油价整体处于震荡向上态势,截至6月5日,WTI原油主力7月合约持稳于70美元/桶上方,一改此前颓势。虽然国际油价在近一个月的区间中有所企稳,但仍难以挽回相关主题基金的净值下跌。数据显示,7只原油主题QDII今年年内收益均为负,且份额同步减少。其中,有3只产品规模不足0.5亿元,沦为迷你基金,有4只规模在0.57亿元以上。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近期国际油价的利多基本面主要集中在供应端,虽然宏观面利空短期出尽,但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九成可转债基金年内收益为正】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31%,跑赢创业板指、上证50等主流宽基指数同期表现;具有股债双重属性的可转债基金表现不俗。数据显示,名称中含有“可转债”的可转债主题基金与今年一季度末重仓了可转债的基金共有114只(仅统计A份额)。其中,有104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为正,表现最好的是工银可转债债券,年内收益率为19.24%。不少业绩向好的可转债基金规模、份额也出现增长。据数据统计,工银可转债债券今年一季度规模增长超三成,份额增长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