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赛道全线反击,有基金从AI热门股切换回补】在强劲的销售预期下,大型公募重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迎来全线反击。尽管电动车股票的巨大波动往往带来惊人的回撤风险,但基金经理则倾向于认同高波动带来的高回报,这使得在市场调整风险最大的港股市场,也迎来了基金经理对电动车的重仓,部分非港股主题基金的持仓信息显示,港股电动车成为基金的核心仓位,凸显了基金在该产业链投资中“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逻辑。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初看好AI等热门主题的部分基金经理,近期也开始出现向主流赛道的转向。
【吸金效应显著,6月新发债基份额占比大增】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角逐告一段落。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6月份,债基俨然成为市场吸金主力,6月新成立的债基总发行份额占比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更有存量混基宣布转型为债基,不少债基近期纷纷暂停大额申购。有业内人士认为,当权益市场行情偏弱,赚钱效应不佳时,债基往往会更受到资金的青睐。尤其是短债类产品,由于波动比权益类产品小,收益空间比货币类产品大,规模容易在此时出现逆势扩张。
【ETF半年成绩单出炉,非货产品首尾业绩差达115%】进入7月,上半年ETF产品“成绩单”正式尘埃落定。整体来看,ETF产品数量、规模均保持较快增长,但非货类产品业绩差异较大,首尾业绩差高达115%。从行业来看,布局传媒、TMT、人工智能等相关板块的ETF涨幅居前。相比之下,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旅游、生物科技等相关主题赛道上半年收益较低。而从上半年资金流入情况来看,以创业板、科创50、半导体、港股互联网和医药行业为代表的超跌板块ETF,明显迎来了较多资金流入。
【主题基金集体“补短板”,专业出身基金经理受青睐】今年以来,主题基金成为投资者参与市场投资的有利工具。近期,多家公募机构旗下主题基金宣布增聘基金经理,且增聘的基金经理普遍具备较为深厚的相关行业工作背景。对于主题基金密集增聘具备专业背景的基金经理,有专业人士认为,可能与基金投资策略有关。一方面,部分产品虽然是主题基金,但投资范围的覆盖面较广,可能涉及多个行业;另一方面,部分主题基金的实际投资范围可能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投资主题。
【ETF互联互通落地一周年,外资积极布局中国资产】7月4日,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已经平稳运行一周年。一年来,ETF互联互通名单持续扩容。纳入ETF互联互通标的从最初的87只扩容至103只,其中沪股通ETF数量达60只,深股通ETF数量达37只,港股通ETF数量达到6只。从流入方向来看,北向资金对A股宽基ETF以及半导体、芯片等行业板块ETF关注度较高。南向资金则重点流向了港股科技板块。机构人士指出,ETF互联互通机制为港股市场带来了增量流动性,提高港股市场的吸引力有助于境外资金布局中国资产,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