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赚钱的根本逻辑就是低买高卖,但是现实却是高买低卖,高位套牢。相信之前跟风买入医药的不在少数,那么已经入坑,怎么才能安全下车呢?
所以小展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救方法--估值止盈法:
估值止盈法的核心思路就是在于估值标的。高估时分批卖出,低估时分批买入。我们以上证指数为例:
数据来源:展恒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截止于2024年1月31日
蓝色部分是沪深300近十年的PE(TTM)走势图,根据不同的百分位我们大致可以将图形分为三个部分:绿线之上属于高估,此时应该分批卖出;红线之下属于低估,应该分批买入;两线之间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于2024年1月31日
我们将股价走势与估值结合起来看,发现股价走势与估值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按照上述的操作进行下去的话,可以躲过每一次市场泡沫引起的大跌,也可以在低位抓住市场机遇,稳步上车。
不过小展用的是上证指数给大家作为参考,类似于上证指数的其它一些宽基指数参考PE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是周期性的行业比如银行等,用PB指标是比较合理的。
而且对于指数型基金来说,本来就是跟踪指数来获得收益的,所以如果你手里的基金正好是指数型基金,那这个方法可以一试。
如果是行业主题基金,那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指数进行预估。虽然他们的涨幅不同,但是高低位是基本一致的。具体可以看下图,我们以中欧医疗健康和医疗行业指数对比,虽然他们的涨跌幅情况不同,但是基本的走势是相同的。
还有行业主题不明显的基金,这时候我们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比如张坤偏爱白酒,这个时候也可以用白酒行业对应的指数进行预估。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于2024年1月31日
如果基金的风格比较多样,没有明确的主题,就只能用代表整个A股的指数去估计了。因为大盘的变动会基本影响所有的个股。
所以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易操作,那它有没有明显的缺点呢?
首先就是贪婪:当基金处在高估位的时候,人都会存在侥幸心理,万一明天涨呢?涨的这么好,我真的不舍得卖。相信这是不少投资者的心声。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不少投资者被高位套牢!所以当一件东西的溢价非常严重的时候,陆续出手才是明智之举。
其次就是恐惧:当基金处于低估位的时候,大家看着账户里的钱在减少从而着急出手,记住,浮亏不是亏,不要因为一时的亏损而去影响自己正常的判断,投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理性的坚持才会有结果!
如果还不知道持仓基金该买还是卖的投资者们,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您,或者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安排专业的团队帮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