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在微盘策略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最佳策略后,新年以来超大盘风格主导的中字头行情又使得一批国企主题、高股息主题基金站上业绩前列。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逻辑延续了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背景下,“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主流行情,居于“微盘”和“大盘”的中间地带才是公募投资的蓝海。“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间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多路资金逆势入市,开年以来股票ETF“吸金”逾1300亿元】尽管近期A股市场反复调整,海内外多路资金仍在持续入场。数据显示,近期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期权交易量明显活跃,同时看空期权持仓量持续下滑。另据统计,开年以来,股票ETF份额增长逾700亿份,合计获得超1300亿元资金净流入。多家内外资机构表示,多项指标表明当前A股中长期配置性价比突出,而各路资金出手布局,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海外交易网站(Market Chameleon)的最新数据显示,海外挂钩追踪中国股票的iShares中国大型股ETF(FXI)的看涨期权交易量近一周内骤增,达到一年多以来的最高点。此外,专注于科技领域的KraneShares CSI中国互联网ETF(KWEB)的看涨合约交易量也持续攀升。美国银行策略师近日表示,当前购买中国股票可能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逆向长线投资”。
【基金开年表现分化首尾业绩相差37%】2024年1月收官,A股开年延续弱市震荡格局,沪深300指数下跌6.29%,高股息、中字头等防御性资产涨幅居前,而偏成长的半导体、新能源等板块跌幅靠后。由于市场分化明显,投资A股的基金业绩也大幅分化,首尾业绩相差高达37个百分点。近期,上证指数6连阴,A股开年表现不佳,拖累基金业绩表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跌幅超12%,接近去年全年表现。申万行业中,仅煤炭和银行两大行业出现上涨,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表现居前,因此重仓煤炭、石油、银行等高股息防御性资产的基金业绩表现领先。成长类板块调整幅度较大,重仓半导体、计算机等成长主题基金开年不利。如建信电子行业、长信创新驱动、泰信中小盘精选等成长主题基金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跌幅已经超过25%。从基金经理后市观点来看,防御性资产仍受到青睐。
图1 1月31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1月31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4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