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足提前量”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谨慎建仓】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立已有近4个月的时间,其投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报完成披露,浮动费率基金的投资动态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此类创新产品建仓普遍较为谨慎,在约4个月的建仓期里,多只基金股票仓位尚不足50%。从基金净值表现看,建仓相对谨慎的基金取得较好业绩。重仓股方面,多只基金较为青睐电力股和在港股市场挂牌标的。
【次新基金一季度大举建仓 AI和资源股成胜负手】去年四季度以来,由于市场震荡下行,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市场低点逆市布局,发行新基金,多只次新基金年内已获得了超10%的收益率。一季报显示:白冰洋、何以广、杨金金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都在一季度大举建仓,截至4月23日,多只次新基金都在今年获得了超10%的收益率,而这些业绩较好的次新基金多重仓了AI(人工智能)或者资源股。部分基金经理也在季报中阐述了自己快速建仓的原因,表示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中长期看好。
【创新还是噱头?量化私募花式营销“指增ETF”】近期多家一线私募纷纷下场推介“小市值指增ETF”品种。日前,上海百亿级私募思勰投资推出“不收业绩报酬”的小市值指增股票精选策略,其目的是提供小市值指数增强的ETF投资工具。据了解,上海已有不止一家量化私募跟随市场结构性热点,酝酿推出“中证红利指增ETF”品种。私募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产品创新属于在监管框架内量化行业的有益探索;但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而言,多数头部量化机构可能不太会大张旗鼓对这种新产品进行宣发。另外这种不收取业绩报酬的指增类量化产品,未来可能也需要资管端与资金端更好地进行匹配。
图1 4月24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4月24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4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