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三大期权上市 私募基金机遇与挑战并存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9-12-26 阅读量:1094

12月23日,沪深300三大期权同步上市,其中上交所上市交易沪深300ETF期权合约,标的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深交所上市交易沪深300ETF期权合约,标的为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中金所上市交易的是沪深300股指期权,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市的首个指数期权产品。三大期权品种的上市,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一次全新尝试,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两只挂钩沪深300ETF期权,使我国股票期权市场进入多标的运行的新阶段。2015年2月9日,国内首个股票期权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其后,上交所始终保持着上证50ETF期权的平稳运作,上市交易量稳步扩大,市场认同度逐步提升。今年以来,50ETF期权的总成交量及持仓量连续数月创出新高,根据上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上证50ETF期权累计成交5.57亿张,已远远超过2018年全年成交量3.16亿张。上证50ETF期权成为在标普500ETF期权之后的全球第二大ETF期权产品。新的期权品种进一步丰富后,将会有更多的机构及个人参与到衍生品市场中来。

 

在过去近5年的时间里,上证50ETF期权运行情况良好,在市场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培育投资者的作用,参与者们伴随着期权市场的发展逐步成熟,随着期权市场成交量和活跃度的上升,近几年涌现出一批专注于期权交易投资的机构。而过去单一的上证50ETF期权,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上证50ETF期权挂钩标的只覆盖50只股票,无法完全满足机构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而沪深300ETF期权行业覆盖面更广,投资者对冲股票持仓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都将大幅提高;新上市的期权品种合约规模大,利于公募、专户等大资金构建策略,保护持仓或增强收益。从衍生品特性上来说,期权标的增加可以更有效地对冲股票系统风险,增强基金收益,在震荡行情下还可以获得收益,对线性交易策略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市场中性策略主要利用股指期货或其他衍生品对冲系统性风险,保留阿尔法超额收益。股票股指期权扩容,丰富了量化对冲的手段,强化了对冲效果,可以提高资金投资效率。股指期货过去经常出现贴水情况,使得策略对冲成本比较高。新的期权工具的上市,使机构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能够通过期权有效降低对冲成本,更为高效的管理其持仓风险结构。

 

自18年下半年以来,不时有上交所、深交所筹备上市指数ETF期权新品种的消息传出。我们也了解到,有的私募机构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相关策略的研发和布局,有的提前为产品开通了深交所和中金所的期权交易权限。随着沪深300ETF期权的正式推出,各家量化私募基金的相关策略产品也会逐步上线。在新品种上线初期,市场会存在一些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同时各家私募基金相关策略也需要实盘的检验,对于这些机构而言,这一阶段的表现主要要看在此之前相应策略的储备情况以及产品的规划方向。

 

衍盛资产董事长章友针对提升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增强A股市场自主定价能力方面,对新期权品种的上市进行了解读。章友认为,金融衍生品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境外交易所正抓紧布局A股概念衍生品,对A股市场自主定价造成了一定冲击。他认为此时有必要推出新的ETF期权品种。

 

沪深300三大期权的上市,能够与上证50ETF期权发挥协同效应,丰富了私募基金的与期权相关投资策略类型,私募机构可以开发并应用跨种类、跨限期等多种投资策略。对于沪深300指数本身来讲,随着期权扩容,沪深300指数也将形成从股票、ETF基金、股指期货、ETF期权、股指期权一套完整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体系,能生成丰富的对冲组合和交易策略。我们相信未来,交易所和中金所还会进一步丰富期权品种,逐步推出中证500ETF期权、中证500股指期权等品种。期权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