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银行委外业务概况
1.商业银行委外业务分类:
按投资形式划分为: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保险计划。按资金来源划分为: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业务(又分为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表内理财包括保 本理财和非保本理财)。按委外业务模式划分为:产品模式委外业务(资金委托方通过与委托端进行产品合作,约定产品的投资 范围及业绩比较基准),固投模式委外业务(通过投顾管理人发出债券买卖指令指导银行交易员操作, 但委托账户的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和托管账户的模式),FOF(组合基金的基金)和MOM(组合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委外业务(是欧美等海外市场的主要资产投资配置方式,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2. 商业银行委外业务资金投向
商业银行委外业务的资金投向一般为货币市场工具、债券、非标、金融衍生品、公募基金及其他。
二.商业银行委外市场规模测算
1. 委外市场规模度量方法介绍
从委托端和受托端两个角度进行测量:
1)委托端角度:即从银行也角业度又分为理财非理财两种,公式为:理财渠道委外规模=第N年年底理财资金规模×理财资金投向委外的比重(一般投向委外比重由历史数据定夺);非理财渠道委外规模=“第三方机构发起设立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的权益”+“在本集团作为发起人但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的权益”(此两项均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的权益“)委托端委外资金合计=理财渠道委外规模+非理财渠道委外规模。
2)受托端角度:即从资管行业角度,通过分析托管机构如信托、基金资管、券商资管 、基金专户等银行资金规模及主动占比来求得银行委外资金占比。公式为:受托端委外规模=∑各类资管×各类资管持有来自银行资金占比×主动管理占比(在各类资管选取规模较大的几类资管:一般为券商资管、信托、基金及基金专户,忽略小资管)。
优缺点分析:
委托端测度方法:银行业角度。优点:(1)、测算口径更为全面、具体;(2)、直观、易于理解; 缺点:(1)、非理财类委外资金因数据不公开原因,难以收集,随可依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估测,但依然难以分辨与实际值具体投向委外资金,因而可能与实际值产生一定误差;(2)、因理财资金投向委外的比重数据需根据历史数据估测,因而存在一定时滞性;(3)、从准确度来看,由于数据公开度原因,委托端测度不如受托端。
受托端测度方法:资管行业角度。优点:(1)、相比委托端,准确性更高;(2)、数据公开度相对较高; 缺点:(1)、因资管持有来自银行资金及主动管理占比数据根据历史数据估测,因而存在一定时滞性;(2)、在估算中忽略部分小规模资管也对结果造成一定误差。
2. 委外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近五年来,银行理财主要的底端配置资产前四位排名分别是:债券、非标、现金及银行存款、权益类资产。合计比重虽近五年逐年下降但仍80%,具体来看,债券占绝对高位非标近三年维持在16%(±1% )幅度波动不大,现金及银行存款逐年下降,权益类占比较小。债券中,信用债占80% 以上比重,债券是银行理财的最主要配置资产,信用债是债券的最重要配置资产。
三.资管新规对委外规模影响
2017年11月资管新规颁布:打破刚兑,导致委外负债端成本增加;消除多层嵌套,减少监管套利,导致委外收益率下降;规范资金池、降低期限错配、减少流动性风险,导致委外投资范围受限。
四.委外投资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从市场影响来看,短期委外不利于债市有冲击,债券作为委外资金的最主要底端配置资产,带动利率债与信用债的提前赎回,供给端受挫。主要原因有:1、资管产品杠杆下降,合格投资者标准提高,冲击整个广义基金的存量规模;2、规范资金池业务影响非标和债券投资;3、银行理财被认定刚兑后,将补缴准备金;4、未确定的政策会影响市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