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月10日至14日)A股继续温和走强,延续了市场自春节后第二个交易日以来的震荡盘升格局。大部分私募对后市乐观积极,伴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认为A股市场整体向好的基本面并不会改变,经济短期有扰动,中期趋势延续,流动性宽松预期强化,后续可能有进一步对冲疫情影响的产业政策,A股的投资机会相对突出。
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部分机构认为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第一点已经走出来了,就是形成黄金坑,从中线的角度来说疫情会助推市场,因为资本市场的影响因素除了经济基本面之外,很主要的是流动性。在疫情以后,为了恢复生产,央行放水,但在资金短期很难进入实体企业的情况下,有益于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所以从中线的角度来说会助推市场,疫情倒逼之下,流动性比预期要好得多。
在结构性方面,对一部分行业会发生永久性的变化,有一些是有利的,有一些是有损的,有利的包括云计算、疫苗研发、线上消费、在线教育、医疗等,有损的主要是对一些线下实体店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变化,很多中小型的实体店可能将退出市场,但一些行业的影响是短期的,如航空、旅游、餐饮、白酒等。
后市行情预期分化
从中期角度看,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基本面的情况,预计个股走势将出现分化。多数行业短期内受到疫情影响,投资者应继续密切关注全国疫情拐点的到来,A股市场经过近一周多的反弹修复之后,大盘短期存在震荡调整的可能,但中期趋势仍然向上。从市场内部运行的角度而言,上证50等大盘股股价仍处相对低位,后期可能存在轮动机会;而中小创板块节后已经累积了较大的涨幅,后期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可能会逐步出现明显的分化走势。
同时,随着市场情绪的快速企稳,投资者将逐渐关注宏观经济的恢复力度。具体到A股市场而言,虽然近期先抑后扬已释放了大部分风险,但A股中期仍可能经历震荡筑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更多将显现结构性的机会。
后市行情可能产生分化的情况下,成长股或成为反弹主力:一方面由于短期经济受到影响,政策将会加大宽松力度,将利好成长股;另外一方面成长股中的5G、新能源产业链以及医药生物板块受突发因素影响不大。
疫情进入拐点后如何布局
疫情期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尽最大能力配合防控需要,央行将将达经投放力度,监管部门会在已有政策基础之上保障中小微企业不因疫情发生经营困难,财政政策将着力保证防控工作的资金需求。而在疫情期过后,偏向宽松的经济政策也不会立刻撤出,经济政策因素对资本市场显著偏利好。
当疫情迎来拐点,有两方面的机会:第一,短期业务滑坡企业,如果股价出现比较大的回撤,是一个非常好的低吸机会,就像巴菲特那样,1987年股灾他还买入可口可乐,在恐慌性抛售下,优秀的企业被砸出黄金坑,对大资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进场机会。第二,如果后面政策出现放水,大家可能关注受惠行业和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