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更严处罚或将来临
这两天,“小燕子”赵薇又站到了舆论风暴的中心,微博热搜、头条新闻齐刷刷都是她的名字。但这次把她送上热搜榜的不是八卦新闻或者演艺作品,而是人大代表和广大股民。
3月7日,在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列席的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直接表示,要“好好管管割韭菜的赵薇们”。樊芸是上海代表团的“明星代表”,因连续两年在两会期间直面证监会主席,观点犀利,又被称为“犀利姐”。此次,她又直接点出:目前证监会顶格处罚只有60万元,解决不了问题。希望能够出台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时指导股市。
随后人民日报官博点赞樊芸的发言。3月9日晚间,人民日报官博发文直接点名赵薇,并称“人大代表道出了股民的心声”,“多些落地有声,少些猴年马月,好声音才能成为好制度、好政策”。以此看来,证监会或许会提早出手管理“割韭菜”乱象。
赵薇事件复盘
赵薇“割韭菜”的事情还要从2016年说起。2016年11月2日,赵薇与其丈夫控股的龙薇传媒正式成立,注册资金为200万元。在成立仅一个月后,12月龙薇传媒便号称要收购上市公司万家文化(现更名为祥源文化)29.135%的股份,涉及资金约30.6亿元。消息宣布后,万家文化的股价大涨,股价最高达25元(之前股价在19元上下),5日内股价涨幅达36%。但实际上龙薇传媒的自有资金仅有6000万元。
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12月29日上交所曾发布问询函,在2017年1月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龙薇传媒称:会向银行借款15亿,向金融机构质押融资剩余14.99亿。也就是说赵薇控股的龙薇传媒预计只用自有资金6000万来收购市值高达30.6亿的万家文化股份,杠杆高达51倍。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收购最后却毫无征兆地停止。2017年4月1日万家文化突然发公告称不再向龙薇传媒转让股份,双方已签署《解除协议》,互不追究违约责任。
两家公司之间能不追究,可股民无法不追究。赵薇收购万家文化的消息吸引了大量股民入场,万家文化股票炒到25元的高价后迅速下跌,四月发公告时股价已经到13元,基本算对半砍。这一场“收购”事件中,龙薇传媒和万家文化全身而退,但用一个空壳公司贸然宣布收购,而后随意取消不给投资者一丁点解释,使得大量投资者被套进去损失惨重,简直就是在愚弄投资者。回头看看发《解除协议》的时间,4月1号,还真是讽刺得应景。
2017年11月,上交所对两个公司及相关人员给出了顶格处罚:对万家文化、龙薇传媒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万罚款。对赵薇夫妇公开谴责,各罚款30万,并在5年内禁止2人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但顶格处罚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当时赵薇先行卖空股票,甚至能够直接赚回十几亿,几十万的处罚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市中赵薇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想想宣称拥有数字电视领域内20多项核心技术,但在上市之后业绩马上变脸的高斯贝尔公司;想想更名“匹凸匹”蹭热点迷惑投资者的多伦股份;再想想大股东占用资金最后连债务都还不上的康得新。狂热期过后,这些股票无一例外全部大跌,只剩撞进去的投资者们自己亏得肉疼。股市中处处有埋伏,投资者要有足够的谨慎足够的细心,才能尽量多避开割韭菜的赵薇们挖的一个又一个雷。
目前,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股票中,赵薇事件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过去,祥源文化(600576)营收不错,但仍有事件发酵股价被影响的风险。“匹凸匹”经过多次更名后现称ST岩石(600696),业绩平平,还是没摆脱退市风险。高斯贝尔(002848)空占着个5G概念,业绩持续亏损。ST康得新(002450)经营状况倒是可以,但最近又新增多个账户被冻结,持有苏宁银行股权遭冻结等负面消息,公司管理可能还在混乱状态。在投资这些股票,尤其是短期投资时要尤其小心,注重仓位控制。
展恒基金君统计,上面提到的四只股票中,祥源文化、ST岩石、高斯贝尔均未被任何基金重仓持有。仅有4只基金重仓持有ST康得新,分别是大成深证成长40ETF(159906)、国联安新精选(000417)、易方达深证100ETF联接A(110019)、国联安精选(257020)。康得新本身营收能力不错,公司发展潜力也有。只是短期内公司管理、负面消息风险尚在。求稳的投资者们可以短期之内先避开这几只基金。但从另一方面看,市场5000多只基金中,仅有4只基金持有上述股票,还是里面质量相对较好的一只。4只基金中有两只还是指数基金,选股都按照跟踪指数选。可以说基金基本没有踩到这些雷。因此相比于普通投资者直接投资股票来说,基金的风险还是小很多的。对于股票投资经验不足的小白来说,基金是相对较为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