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深陷负利率泥淖 人民币资产吃香】在全球市场经济动能减弱叠加负利率环境下,具备较高收益和稳健属性的中国债券“这边风景独好”,外资进场明显提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我国银行间债市净买入债券1108亿元,环比大增59%,继7月之后重新突破千亿元关口,前三季度净买入额逾8000亿元,超越去年全年总和。
2、【20%MSCI中国成分股ESG评级走高】伴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水平正在不断得到提高。MSCI在一份最新的ESG报告中,提升了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ESG评级。报告显示,指数权重占比达20%的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ESG评级获得了提升,而仅有2%的成分股评级遭到了下调。
3、【MSCI:11月起科创板符合条件的证券将纳入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从2019年11月起,上海科创板符合条件的证券将纳入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GIMI)。本次公告与此前计划的A股纳入MSCI“第三步”计划无关。
4、【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开幕】10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开始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本轮高级别磋商定于10日至11日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团队此前已开始工作层磋商。
5、【估值探底 公募捕捉港股机会】三季度以来,港股市场深度回调。展望四季度,港股估值目前已回到底部区域,结构性投资机会将凸显。其中,内需驱动属性行业与科技驱动行业将具备投资价值,借道相关基金参与行情则是投资者理想选择。
6、【清盘数量锐减近七成 创新成基金生存“王道”】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有97只基金清盘,同去年相比数量锐减近7成,其中迷你型基金仍为清盘“重灾区”。此外,两只货币基金和多只权益类ETF基金也遭遇清盘。同质化竞争加剧是小规模基金面临清盘的主要原因,未来产品创新是小型基金突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