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创板发行提速 供需改善估值回归理性】获准发行注册后进入发行承销环节的科创板企业已增加到13家。与此同时,上交所公布的发行审核安排进度还显示,仅截至10月23日科创板上市委当月将密集召开9次发审会议,共计将有19家企业上会。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加,科创板正在逐渐回归理性。从成交情况来看,近一段时间以来,科创板股票每日成交金额相较七月底明显降低。
2、【公募产品“淘汰赛”常态化】公募产品数量大爆发的同时,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据统计,自2014年第一只公募基金主动宣布清盘,至今已有600多只基金清盘退出,数量占当前公募产品总数约十分之一。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基金行业正向着放宽市场准入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的方向迈进。
3、【机构:“银发经济”崛起 养老产业蕴含投资良机】14日,在大盘携科技股走高背景下,养老产业板块走强,多只个股涨停。分析机构称,随着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渗透,被称为“银发经济”的养老相关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进入加速期,相关概念股投资价值凸显。
4、【私募不“恐高” 策略仍偏多】受消息面利好、北向资金持续增持等因素推动,A股市场在经过节后第一周的触底回升之后,本周一(10月14日)再度发力上攻,沪综指更是在时隔半个多月之后,再度站上3000点整数大关。对于后市,私募对于指数的“恐高”情绪并不明显。积极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偏周期的蓝筹以及前期持续强势的科技、消费等板块机会,正在成为私募的主流投资策略。
5、【股票型企业年金上半年收益率高达23% 基金 保险等旗下65只产品跑赢大盘】日前,人社部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资金总规模为16175.74亿元,比去年年末增长1405.36亿元,增幅达9.51%。据梳理,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随着股票市场上涨,股票型企业年金平均收益率最高,达22.86%。上半年355只企业年金产品中,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管理的65只产品收益率跑赢大盘涨幅(19%),约占18%。收益率最高的为嘉实元安股票专项型养老金产品,该产品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高达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