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第2个交易日,不要为你2017年究竟赔了多少去纠结,也不要再为你2017年赚了多少去兴奋。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当下的行情。更重要的是,请“珍惜”自己的散户身份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过去几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来看,A股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国际化、机构化、去游资化的巨变,并且这种巨变将会继续深入持续。而这些将“潜移默化”的把你驱逐出股票市场;否则你就要改变投资风格。
首先,A股国际化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逐渐成熟,MSCI把A股纳入其成分股,A股便开启了其国际化进程,2018年还将延续,比如沪伦通的开通。国际化不仅是外国人可以买A股这么简单,外资作为增量资金,外资的进入会颠覆整个A股市场的定价体系。如果作为散户的你依然持续过去27年中国股市的炒作思路,那么亏钱又浪费经历将不可避免,所以,时间长了,你就会选择自己离开。
A股机构化
前一段时间有人统计,A股目前的个人投资者已经从80%以上的占比回落到50-60%的占比,但是这是不是去散户化呢?我觉得还需要观察,但是国家正在有计划的引导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等注重长线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入市。随着这些机构投资者占比越来越大,他们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那么未来A股市场的机构化应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监管趋严,游资时代终结。
2017年也是监管的大年,从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2018年也不会放松。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A股市场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和国际接轨。和过去的市场风格做个告别,转身拥抱价值投资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据说2017年有不少游资就已经向市场投降了,开始走价值路线了,如果你还是抱着一个游资梦,可能就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过去两年尤其是2017年,A股市场持续分化,很多个人投资者赚不到钱,就逐渐的离开了市场,有人统计整个2017年A股市场内地的投资者资金还是处于一个流出的状态。与此同时,外资却是持续的流入A股,自深股通开通之后,流入深圳市场的资金应该是超过了千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的比例,而证监会正在思考如何发展直接融资。其实这么多年下来,A股的IPO之所以走走停停,其中一个原因是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太多,他们没有定价能力,导致新股发行问题频出,随着未来机构化和去散户化的进程推进,不仅仅是IPO,市场上许多无脑炒作,题材概念的炒作就会少很多,这样的市场也才会更加健康理性。
目前整体市场的估值处于合理位置,2018年的机会理论上和2017年一样多,但是2018年想赚钱,选股的难度会比2017年更大一些,所以,2018年还是专业投资者战胜业余投资者的年份。
整体上看,我们的金融市场是要越来越开放的,A股和港股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金融市场大时代的大幕正在缓缓展开,所以要么选择离开,要么努力转变作为散户的操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