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后61家上市公司公布定增预案 6家公募基金出手“抢食”】截至2月27日,已有61家上市公司发布最新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新规落地后修改了此前发布的定增方案。截至目前,兴全基金、建信基金、富国基金、前海开源基金、财通基金和睿远基金相继出现在上市公司定增方案中;知名私募高瓴资本也出现在凯莱英的定增方案中,拟认购金额高达23.11亿元。
【百亿私募扎堆扩军备战】一级市场投资机构高瓴资本近期通过旗下证券私募平台在渠道展开募资,这也是高瓴资本首次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二级市场产品。此外,百亿私募也在扎堆扩军备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今年仅两个月,淡水泉新备案基金数量已经超过去年一半,景林资产、盘京投资、世诚投资也纷纷备案新基金筹集弹药。私募基金备案数量受影响因素较多,不可将发行速度提速作为判断市场的绝对信号。
【爆款基金带火销售 头部券商代销规模大幅增长】“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层出不穷,券商的基金代销热情也被迅速点燃。多家证券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基金代销规模环比大增,且增速提升,其中权益类基金有望成为代销收入的主要来源。业内人士表示,券商代销业务近年来一直呈现下滑趋势,随着二级市场回暖,该业务有望成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增长点。不过,行业竞争依旧很剧烈,头部券商的优势更明显。
【国债今起“入摩” 千亿外资持续加仓】摩根大通发布公告称,2月28日起,以人民币计价的高流动性中国政府债券将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纳入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高盛估算,债券“入摩”10个月期间,每月将带来约30亿美元被动增量资金,增量资金总计达千亿元人民币级。外资机构人士认为,2020年中国债券有吸引力的票息与资本利得收益将继续吸引外资入场。
【增强利率风险管理 险企全力备战国债期货】近期,多部委批准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管理利率风险更好的工具。据了解,平安资产、中再资产、太平洋资产等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行动起来,从投资、交易、风控等多条线展开准备,积极与外部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