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在经历今年春节白马股“闪崩”后,截至目前也不知各位投资者的收益是否乐观。
一、市场行情
从沪深300指数涨跌幅看。图1展示了今年春节之后沪深300指数的周涨跌幅,其中图(a)清晰地描述出2021年1月19到2021年2月26日的周涨跌幅最大,跌幅达到7.65%,从1月19日到6月7日中,周涨跌幅为负值的有11周,为正值的仅有6周。图(b)更能刻画出沪深300指数周涨跌幅及走势,今年1月19日的5930.91是沪深300指数的最高收盘价,截至到上周的收盘价为5282.28;从整体趋势上看,春节之后连续5周的阴跌之后,几乎一直处于横盘震荡阶段,离收复失地、达到上次高点有一定的距离。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Wind
制图时间:2021/6/7
再从行业板块上看。如图2是2021年2月19日到6月4日申银万国行业类区间涨跌幅,除了国防军工-0.87%和银行-0.92%外,其余板块的涨跌幅都为正值,其中钢铁行业的涨跌幅高达24.02%,纺织服装的涨跌幅为22.89%,采掘、公用事业和食品饮料的涨跌幅也在20%以上,医药生物、商业贸易、家用电器、化工、汽车、房地产、机械设备和通讯板块的涨跌幅在10%-20%之间,建筑装饰、电器设备、轻工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交通运输和传媒板块的涨跌幅在8%-10%之间,建筑材料、非银金融、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和计算机板块的涨跌幅在4%-7%之间。
事实上,在一些行业板块中,除了顺周期板块在春节的大跌中表现比较突出,大部分板块是在4-5月份实现的增长,其中这些板块中又有部分个股已经突破之前的高点。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Wind
制图时间:2021/6/7
最后从公募基金回本率上看。表1显示了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市场表现,在剔除货币基金、债权类基金、A类和C类不重复计算的基础上,市场共有5131只公募基金,其中已经回本的基金,也就是突破前期高点的基金有1240只,占比24%,今年以来的涨跌幅为8.4%,近一年的涨跌幅是24.1%;没有回本的公募基金还有3891只,占比76%,今年以来的涨跌幅为3.2%,近一年的涨跌幅达到31.9%。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制图时间:2021/6/7
二、私募基金仓位信号
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但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在经历了春节之后市场的调整,近期市场走势坚挺,释放出企稳的信号。有不少私募正在加仓,还有的直接满仓干。
根据展恒金方数据库统计,截至到今年5月底,私募基金仓位在五成以上的数量占比为97%,其中有24.63%的私募基金是满仓,满仓私募基金数量占比创出近一年以来的新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的上升趋势没有结束,后续两个月的结构行情较多,新能源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等方向也值得关注。
从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仓位来看。图3展示的是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仓位占比变化,截至5月底,平均仓位为82%,环比有小幅上升,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私募仓位占比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的形式。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制图时间:2021/6/7
从不同仓位的私募基金数量占比来看。如图4所示,今年5月仓位在30%以下的私募基金数量占比为0.75%,仓位在30%-50%之间的私募基金数量占比为2.24%,仓位在50%以上的私募基金数量占比高达97.02%,其中24.63%的私募基金为满仓状态,与4月相比,提高了4.14个百分点,48.51%的私募基金仓位在80%以上(不含满仓),23.88%的私募基金仓位在50%-80%之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满仓私募的占比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近一年以来的新高。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
制图时间:2021/6/7
从私募基金规模上来看。表2展示了近一月对冲基金仓位指数,截至5月21日股票私募的仓位指数是81.64%,百亿私募仓位指数为88.15%,与上周相比,环比增加0.45个百分点,其中77.7%百亿私募的仓位超过八成;管理规模在50-100亿之间的私募仓位指数最高,其中5月份的平均仓位为90.11%,远超过4月份的平均仓位。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
制表时间:2021/6/7
三、笑脸相迎6月行情
私募基金仓位的提高,折射出基金经理对六月行情持有乐观态度。下图展示了私募基金经理近一年对A股预期信心趋势的变化,私募基金经理6月份对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数为122.39,与上月相比,上涨了2.97%,其中43.28%的私募基金经理持有乐观态度,与5月相比增长了4.76%,有47.01%的私募基金经理持中性态度,月5月相比减少了3.8%。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
制图时间2021/6/7
中欧博瑞表示,前期的市场调整大概率表示已经结束,短期内市场将重拾上行通道,继续春节前的慢牛和结构牛行情。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新能源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等“新经济”赛道依然具有投资价值,市值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认为,后续股票的性价比要优于商品,因为大宗商品上半年的涨幅已经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大概率是处于顶部区域。从股票资产来看,离岸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汇率的提升,使得海外资金加速涌入A股市场,同时市场通胀预期即将见顶,后续流动性大概率不会比前期更悲观,因此,股市的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世诚投资认为,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代表的泛科技板块和以财富管理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具有较多的机会。此外,考虑到通胀预期还可能重来,上游周期产品在调整时也可以加强布局。
聚鸣投资表示,经济基本面下行有点快,疫情走向反复,大宗商品开始结构疲软,流动行偏向宽松,于是出现了近期的行情,高估值高成长表现最佳,市场重回流动性主导的思维模式。对于下半年,市场可能是一个偏主题的震荡市场,因此高估值状态延续的时间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更长,对于经济强相关的行业保持谨慎,相对看好电动车、军工等和经济相关度不大的板块,除此之外更多地寻找自下而上的机会。组合会保持相对均衡,适度增加进攻性的高估值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