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明确了金融系统向实体让利具体目标,再提降准、贷款利率下行。
因此有不少分析指出,从国常会的部署看,近期降准概率加大,下一步,央行将会通过下调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加以引导,并通过宽货币、控制存款竞争、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等措施,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推动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明显下行。
5月以来债市调整原因分析
5月份以来,债市出现了一波剧烈的调整。短短一个月,无论是短期的回购利率,还是一年期债券或是中长期债券,收益率都出现了明显上行。本次债市的调整在历史上亦属罕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4月底5月初经济出现向好迹象。彼时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复产复工全面推进,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向好,利空债市。
其次,5月中上旬,货币政策出现了明显的修正。今年前4个月,通过社融、信贷等方式投放了大量的资金,但并未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出现了资金空转套利的现象。央行通过修正货币政策,抬升短端利率,带动了整个收益率曲线的抬升,债市亦相应出现了调整。
如何看待利率下行对债市的影响?
“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如何看待其对债市的影响呢?
与以往重要会议中提到的“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不同的是,6月17日国常会提到“引导债券利率下行”较为罕见,可能是规避“防空转”相关政策带来的债市利率大幅上行,给实体经济融资造成影响。
由此可见,政策的平衡点在于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的同时,也要避免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上升,并要继续推动融资成本下行。这一信号对债券市场意义明确,有望打消债市进入“熊市”的悲观预期。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wind
2019年8月到11月,由于通胀预期的发酵,市场一度对货币政策比较悲观,不过央行在11月初顶着通胀较高的压力,超预期下调MLF利率5bp。回顾这一次利率下调,可以发现其与政府部署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密切相关。在国务院强调引导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行的政策导向下,政策利率及市场利率终将下行。
债基迎较好配置时间窗口
整体来看,目前债市收益率水平基本达到均衡状态,后续如有情绪推动,债市向下调整的空间不大。对债市预期可相对乐观。
短债基金投资短久期债券,其利率一般会高于货币基金所投资的回购存单、存款等利率,且短债基金的杠杆也高于货币基金,组合所持债券的剩余期限也长于货币基金,因此,短债基金的收益率一般会高于货币基金。
短债基金作为净值型产品,净值也会有所波动,5月以来债市调整也对短债基金有影响。因其所投品种主要是一年以内的短久期债券,净值波动相对较小。且投资者持有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短债基金大概率会获得高于货币基金的收益,前期调整,反而迎来较好的配置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