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低风险理财工具,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抱团”上报】 为给投资者提供更多低波动、高流动性的低风险理财工具,基金公司将布局方向指向同业存单。国庆假期前后,40多家基金公司密集上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公募低风险产品系列更加丰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以净值化形式管理,将主要面向互联网零售客户。
【决战四季度,明星基金经理新打法浮出水面】 四季度刚刚开始,正是基金经理排兵布阵的重要时点。从10月8日基金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情况来看,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或已经进行了调仓,新的打法正“浮出水面”。10月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再超万亿元,传统蓝筹白马股领涨,此前火热的煤炭电力等周期板块表现不佳。从基金净值情况看,多只基金的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10月8日,估算净值涨幅为1.55%,实际净值上涨了2.31%。从易方达最新发布的公告来看,张坤正在进一步加大对银行股的布局。
【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看好港股标的的低估值现状】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收盘,恒生指数的年内涨幅为-8.79%。在相关指数的影响下,恒指QDII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不佳,近九成产品的年内收益率为负。就在上述背景下,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坦言看好港股标的的低估值现状,并认为当前配置港股中价值股的较好机会已经出现。不过,也有认为,港股可操作机会不会太大,且存在流动性风险、“仙股”遍地等问题。
【公募调研路径有变,后续关注风格切换】 公募调研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下一阶段的布局方向。数据显示,9月公募调研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500次。被调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行业集中在化学制品、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大消费渐受重视。此外,随着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逐渐披露,公募开始关注部分业绩预喜的公司。
【公募与券商联合定制,“券结模式”渐成气候】 2021年以来,采用券商结算模式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贝莱德基金、汇泉基金等新成立基金公司的多只新发产品采用了券商结算模式,博时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老牌基金公司旗下也有该模式的新基金发行,且都收获了不小的首发规模。在券商结算模式的助力下,不少券商佣金收入大幅增长。但对于采用此种模式,基金公司仍存在一些顾虑,例如交易与结算效率较慢、可配置的现金资产较少、信息数据安全问题等。不过,随着券商结算模式下证券公司的支持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未来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有望在财富管理市场上分得更大份额。
相关基金:
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A、长城中证500指数增强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
相关基金:
中融国证钢铁行业指数、华夏中证银行ETF联接A、易方达国防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