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科技消费 QDII基金高仓位迎接岁末行情】随着基金三季报披露落幕,QDII基金的最新投资路径曝光。今年三季度,全球市场充满不确定因素,但QDII基金整体仍保持较高的权益仓位。具体投资方向上,美股和港股仍是QDII基金的重点布局区域,其中,科技和消费行业的龙头公司最受青睐。
【公募基金三季度“弃债择股” 配置风格更趋均衡】三季报披露已全线收官,各公募基金持仓情况也彻底浮出水面,公募“弃债择股”趋势凸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股票类资产总市值为4.16万亿元,占资产总值比为22.30%;持有债权类资产总市值为8.56万亿元,占比为45.93%。而这一配比在二季度末则分别为18.76%和49.22%,股票类资产上升趋势明显。
【首批12只股票平均涨幅超20%引发赚钱效应】首批12家公司按新规发行的竞价定增项目于10月迎来限售股解禁。从增发上市至今,相关公司股价平均涨幅达24.32%。部分“迟到”的机构备好“子弹”之际,才发现定增市场已然异常火爆,优质项目上演“抢破头”戏码。
【数字货币写入“十四五”规划 相关法律框架及监管要求需完善】近期,数字货币的研发进展一直吸引着市场的目光。在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IPO变奏:连续7周批文下发不足10家 年内22家科创板企业终止审核】自9月4日后,证监会每周下发的批文数量均为个位数。10月31日至11月3日区间,证监会下发的批文数量更是只有2家。而在此之前,如9月4日当周,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数量以及同意注册的IPO企业合计达15家,下半年以来IPO批文下发和允许注册数量最多的一周(7月31日当周),证监会更是同意了18家企业的IPO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