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转暖,如何借道基金参与反弹行情?】截至12月20日,11月以来,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混合、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主题、汇添富沪港深优势定开等基金的净值涨幅均超过30%。不过,同样有不少基金踏空此轮反弹行情,不仅跑输上证指数,甚至出现负收益。如果在关键时刻择时正确,收益也许会更高。但是,做到多次择时正确是小概率事件,相较而言,始终保持在场,长期来看收益也不错。选择与自己的投资理念相匹配的基金经理和长期绩优的基金,放弃对短期走势的所有预测,并尽可能长期持有。对于权益投资而言,持有3年以上的胜率较大。
【基金年度排位赛本周落定,中生代经理成中流砥柱】2022年行情仅剩一周收官。数据显示,由万家基金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和万家精选A位列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三,年内回报率依次为48.98%、44.03%、35.97%。第四名是由金元顺安基金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年内回报率34.76%。在主动型权益基金产品年内回报率前20名中,共计17名基金经理,包括白冰洋、张媛、马芳3名女性基金经理和14名男性基金经理。超七成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集中在3年~9年区间内。任职年限超过三年但不足十年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占比最大,这说明今年中生代基金经理的业绩可能成为“顶梁柱”。
【基金分红力度不减,债基扮演主角】近一个月来债券型基金分红力度持续加大,分红节奏明显提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近一个月有822只债券型基金累计分红445.99亿元,分红最高者达32.96亿元,共有3只产品分红金额超10亿元。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公募基金分红2597.64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累计分红1698.99亿元,占比达65.41%,成为公募基金分红“主力军”。业内人士表示,债基持有人以机构为主,基金分红能够帮助投资者落袋为安,同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满足客户需求。分红次数的多寡并不会对投资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现金分红或红利再投资。
【捕捉全球投资机遇,QDII基金正加速“上新”】在多重利好催化下,港股自11月初反弹以来表现强势,并带动相关QDII基金净值大幅回温,一个多月来,有3只QDII基金从底部反弹超50%,涨幅超30%的基金达到了49只。今年以来新成立30只QDII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发行份额为73.79亿份,超过了去年的总和,也是近十年来的第三高。当前,全市场运作中的QDII基金份额达到3674.35亿份,较去年末增加70%,因此,QDII份额增加的主力来源于资金对现有产品的加仓。QDII基金投资领域已涉及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也有印度、越南以及泰国等新兴市场,除了拓宽国别外,新产品也接连上报。
【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加速,年内128只大集合产品完成改造】2022年是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也在历时三年多后逐渐接近尾声,数据显示,自2019年8月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推行以来,共43家券商旗下的370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进一步来看,2020年券商资管完成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数量仅为76只,2021年公募化改造进入加速阶段,完成数量达157只,2022年以来截至12月25日,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产品的数量已有128只。其中,中信证券、光大资管、海通资管等12家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完成10只及以上数量的产品公募化改造。
图1 各类型基金12月23日收益情况
图2 12月23日各主要指数涨跌情况
相关基金:
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A、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
图3 2022年各行业涨跌排名
相关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