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下,行业主题ETF仍持续吸金。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33只股票型ETF份额增长超过10亿份,其中有27只属于行业主题ETF,最受欢迎的3只分别是医药ETF、医疗ETF和半导体ETF,规模均超过百亿元,但前两只ETF都是年内出现亏损的产品,对于医药主题的ETF出现“越跌越买”的现象,据业内人士分析,医疗和医药行业二者均是疫后复苏逻辑。
在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下,行业主题ETF仍持续吸金,通过股票型ETF布局主题投资的方式在今年继续备受欢迎。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今年以来有33只股票型ETF份额增长超过10亿份,其中包括27只行业主题ETF,占比超过八成。但观察其份额增长情况可以发现,这些行业主题ETF“吸金”的情况并非完全一致,有些是涨的太多被“追涨”跟风,有些则是跌的太多被“抄底”。然而,医疗ETF、医药ETF属于后者,据iFin数据统计,医药ETF年内下跌5.44%,医疗ETF年内下跌9.84%,但这些ETF份额增长超过百亿份。
具体来看,根据2023年一季度报告,排在第一的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一季度份额增长108.65亿份;排在第二的是华宝中证医疗ETF,一季度份额增长77.98亿份;排在第三的是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一季度份额增长14.67亿份。前两只ETF一季度末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在同类中也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对于医药主题的ETF出现“越跌越买”的现象,据业内人士分析,医疗和医药行业二者均是疫后复苏逻辑。融智投资研究员包金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ETF成分股多为创新药及其产业链,行业在经历过去两年行业寒冬后,创新药头部公司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产品管线进入密集兑现期,是今年比较明确的投资机会,医疗ETF成分股主要是消费医疗和医疗服务,二者均是疫后复苏逻辑。
尽管医药行业波动较大,但选择医药基金的投资者众多,展望之后的发展情况,富荣基金认为,2023年医药行情主要分三条主线:一是疫后复苏,包括消费医疗、院内诊疗相关的耗材、器械、药品等;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板块;三是在医药创新领域向全球化的追赶。阶段性会重点关注比较有潜力的品种。在当前阶段,中药细分领域中有三个方向可以关注,分别是中药OTC、中药创新药和中药配方颗粒。
相关基金推荐: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A、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C、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联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