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3年6月21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欧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和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一直处于底端,许多投资者都对相关领域的基金没有信心,这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无疑对新能源板块是一个大的利好消息,既然这样,那现在是投资新能源板块的最佳时机吗?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行业利好虽然催生的市场机遇与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炸式增长。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5.4%,到了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6%,仅两年的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翻了5倍。然而,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及基数的增长,行业最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这也就意味着行业估值基本已很难提升,在过去几年行业享受估值和业绩双重提升,而在未来,新能源行业市值的增长可能更多取决于随技术进步及渗透率提升下的业绩增长。
这种业绩增长因各自特点在各细分行业中也会呈现不同,比如在产能快速落地、技术与品质趋同、成本差异不大的锂电材料环节,必然面临着竞争加剧、市场出清的过程;比如很多汽车零部件环节,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对下游议价能力很弱,毛利率偏低,其中一些增量环节利润占比较小,也很难较好拉动整体业绩增长;动力电池PACK环节因需要统筹众多工序,整体具有一定难度,也因此享受略高的估值,在高速发展阶段也都面临需要以价换量的囚徒困境,但大量的扩产规划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技术引领成本的当下,彰显实力、威慑对手的产能能否如规划落地,有待验证。比如储能装机量依然保持一定增速,其中液冷渗透率又不断增长的环节,能够享受行业增速的同时又因技术进步享受高于行业的增长;比如受益于海外更高的车桩比带来的迫切需求,又能在海外建厂而不受政策影响的充电桩、模组公司等。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尚处低位,国外市场仍有较快速的增长时期,对于出口业务比重大的细分板块及公司亦是利好;比如在人工智能浪潮下,AI赋予新能源汽车新的机遇,在进展到新的阶段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粗放式赚钱、普遍高速增长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低端制造业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基本只能兑现一波行业红利,产能过剩之后生存面临极大考验,往往需要进行上下游的扩张或技术转型找到下一个风口。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精细赚钱的行业阶段来临,它取决于增量空间、渗透率以及技术迭代。
但是,息能源车政策方面也是利好不断。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将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主要包括聚焦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强化购车优惠政策支持,推动适销对路车型下乡,推动完善农村充电基础设施等。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要延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预期可能会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电动有差异化政策,从而进一步指导新能源汽车方向,推动纯电动车加快渗透。此外,消息层面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FSD将会开放给其他汽车制造商使用,以及市场对于国内L3级自动驾驶标准在6月底出台的预期,也催化了智能驾驶领域的行情。
所以说,从长期来看,新能源仍然是未来发展的助力赛道,喜欢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不妨考虑布局新能源相关领域基金。
相关板块推荐: 华夏新能源车龙头混合A、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华夏新能源车龙头混合C、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LOF)、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国投瑞银信息消费灵活配置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