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成为当红赚钱品种,为何近期频现产品限购?是市场压力悄悄来了?】债券基金正成为近期市场发行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不少债基的“限购令”也接踵而至。限购的产品中,频频出现纯债、中短债等债基的身影。截至8月10日,数据显示,5410只债券基金(A类、C类份额分别计算)中,5218只债基年初至今的收益为正,占比高达96.45%。近期市场来看,一方面,踊跃申购导致多只债基纷纷提前结束募集。统计显示,8月以来,包括国泰鑫鸿一年定开债券在内至少9只债券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债基却已开始限购。其中,中短债基金尤为密集。仅上周就有山西证券超短债、博时安盈、华泰紫金丰利中短债、泰信添鑫中短债等多只债基产品先后发布“限购令”。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通过拉久期去博弈资本利得的难度大幅上升。虽然短久期信用挖掘策略确定性更高,但机构投资者审美趋同将导致合意资产的稀缺,因此部分基金可能通过限购来降低配置压力。
【恐惧还是贪婪?港股大跌,反击时刻或来临!】尽管行情偶有震荡,港股科技板块仍是近期不可多得的一抹红色——自5月末的短期低位至今,恒生科技指数悄然间走出了“技术性”牛市,虽然近几个交易日略有回撤,但在各项利好的加持下,以及长期回撤后凸显出的估值优势,多项数据悉数表明:沉寂许久的港股似乎已经“到底”了。不仅如此,港股强大的韧性在历史行情中已经得到了多次检验,数十年来纵观全球市场多次起伏,港股在大跌结束后反弹的力度较其他市场更强,特别在三个月至六个月的中期时间维度上,呈现出高弹性的特点。南向资金坚守价值股且加大流入成长股,外资中介资金偏向净流入价值股。若未来国内政策预期继续升温,预计将吸引内外资流入港股市场。
【逾千亿资金涌入A股ETF,基民飘移背后:“命由我不由基金经理”】面对近来不断调整的市场,有投资者表示,现在对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业绩回暖仍没有信心,因此选择将ETF产品作为资金配置的首选。基民转投被动指数类产品显然不是个例。三季度以来,ETF产品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多只基金获得资金大幅流入,甚至规模创下新高。与此同时,新发市场也在不断“上架”新品。不过,在各路资金的热情申购下,行业分化亦在不断加剧,头部玩家“跑马圈地”抢占先发的同时,部分公司选择“避其锋芒”甚至放弃这一赛道,ETF产品确实是基金公司规模快速增长的方式之一,但ETF领域中主流宽基ETF、行业主题ETF的竞争已是一片“红海”。
【险资最新重仓股曝光!加仓这些股票,增量资金有望入场】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险资最新重仓持股情况也逐渐清晰。截至8月14日,在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超过6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险资身影。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成为险资的“心头好”。在险资重仓个股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属于制造业。在个股方面,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首钢股份等个股的险资持股数量较多。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险资入市规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到下半年保费收入有望保持较高增长、企业盈利回暖估值修复等因素,预计险资有望贡献更多增量资金。今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速将恢复至8%左右,保险资金权益仓位将回升至13.5%,下半年险资有望为市场带来近3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头部公司出手,这类基金密集上架】近期,ETF产品成为基金市场“最靓的仔”,在新发基金中频频亮相。8月14日,多只ETF产品开始发行,包括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旗下的全市场首批科创成长ETF,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公司旗下的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银华基金旗下的中证800增强策略ETF等。小盘风格成为近两年来市场行情的一大主阵地,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对小盘风格指数的布局呈现快马加鞭态势。以中证1000指数为例,Wind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基金规模大幅增加,相关基金数量多达9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总规模超700亿元,较去年末增超40%。近期,还有公募基金公司借道主动ETF布局中证1000指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