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自掏腰包逆势布局,发起式基金走俏】今年以来发起式基金走俏,在新发基金中占据较大比重。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场共成立1114只新基金,其中近三成为发起式基金,而在发起式基金中超过20%的产品认购户数低于20户。所谓发起式基金,是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发起人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金额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的基金产品。业内人士认为,在较为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公募行业往往面临“好做不好发”的境况,对此部分基金公司选择“自掏腰包”成立产品,寄希望于通过低位布局,以后期的良好业绩吸引投资者认购,藉此扩大产品规模。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选择发起式基金时需考虑业绩持续性、基金经理投资水平等因素,以规避产品清盘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发起式基金属于“宽进严出”的产品,虽然此类产品可以不必满足200户有效认购户数、2亿元募集规模的最低成立门槛,但3年后要面临2亿元规模的大考,想要长期存活并不容易。
【指数基金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三季度ETF新发数量与规模均创年内新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ETF”)不断扩容。三季度ETF发行加速,新发ETF数量与规模较前两个季度均实现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年内新成立ETF共有107只,发行总份额合计超752亿份。其中,三季度新成立的ETF达49只,分别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增长24只、16只;发行规模为330.29亿份,分别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增长127.24亿份、110.76亿份。具体来看,三季度中有两个月份的发行份额在100亿份以上,而前九个月中仅有5月份、7月份和9月份三个月份的发行份额达100亿份以上。同时,9月份的ETF发行规模以156.79亿份创出年内新高。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审批提速以及当前市场行情下投资者热衷利用ETF布局未来行情,是三季度ETF发行数量与规模走高的重要原因。不过总体来看,今年新发ETF的总数相比往年少而精,产品布局方向也更加细分,覆盖到了此前尚未涉足的一些领域。
【公募REITs市场持续扩容,规模即将突破千亿】2021年6月21日,首批9只公募REITs产品上市,REITs市场至今已运行超过两年。截至2023年10月9日,上市交易的公募REITs共28只,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926.25亿元。公募REITs发展稳步向前,监管层支持政策不断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公募REITs方面,加强前期辅导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另一方面,证监会就修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证监会公告〔2020〕54号)第五十条公开征求意见,拟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随着公募REITs市场持续扩容,业内人士指出,REITs产品具有强制分红的要求,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为投资REITs的资本利得及股息收益。与此同时,与股票相比,REITs具有一定抗跌属性,受到投资偏好保守的投资者青睐,保险和偏好长久期产品的银行理财公司越来越多将REITs纳入投资组合。这些因素均支撑着公募REITs市场持续发展。专家普遍表示,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各类REITs的业绩逐步修复,长期看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图1 10月10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10月10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